第四十二卷第九期 110年9月1日發刊
智慧醫療的實踐∼長庚醫療人工智能實驗室的發展與成果
利用人工智慧補幀技術減少C型臂X光三維血管 造影所需之X光輻射
◎林口長庚醫療人工智能核心實驗室博士後研究員 馬誠佑
數位式X光血管造影機常用於外科手術前或手術中以獲得病人血管之走向與病灶位置,以利醫師規劃執行手術。傳統使用C型臂X光血管造影機檢查時,電子束發生器會沿C型臂以病人為中心點旋轉190度並連續拍攝100多張不同角度的X光影像,再將這些影像資訊收集起來合成3D模型以供醫師分析(附圖左)。
目前長庚醫療AI核心實驗室研發使用深度學習補幀技術,可使該檢查僅需原本100多張影像的2分之1到10分之1的影像即可合成與傳統方法相同品質的3D模型影像(附圖右),這同時也可使該檢查中,病人所需承受的輻射劑量減少至原本的2分之1到10分之1。
期望未來能與C型臂X光血管造影機廠商合作,早日落地讓需要做此類檢查的患者都能減少輻射劑量,另外未來也將持續使用更多的影像資料訓練優化模型,以期能使AI所合成的影像品質更好。
         
 
封面故事
長庚醫院的疾病診斷 智能編碼系統
運用深度學習判讀急性呼吸窘迫症的胸部X-ray
利用人工智慧補幀技術減少C型臂X光三維血管 造影所需之X光輻射
利用人工智慧判讀心電圖早期診斷心衰竭
人工智慧協助新生兒篩檢~以髖關節發育不良為例
醫學報導
肺癌標靶藥物常見皮膚副作用的預防與日常照護
家庭醫師的全方位預防醫學
特別報導
社區銀髮健康促進競賽成果發展長庚45週年院慶系列報導雲林長庚「照顧鄉民健康的好厝邊」
長庚運動醫學守護有成,全方位協助選手獲得佳績
心靈點滴
我是急診助理員, 我熱愛我的工作
中醫報導
病態性肥胖的中醫治療
飲食營養
預防肌少症的飲食對策預防肌少症的飲食對策
兒童醫療
談兒童新冠肺炎感染
本月主題
智慧醫療的實踐∼長庚醫療人工智能實驗室的發展與成果
焦點話題
主動脈疾病患者使用氟喹諾酮類(FQ)抗生素會增加風險
醫療與科技結合∼「學術合作備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