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卷第四期 110年4月1日發刊
青少年健康問題面面觀
解尿困難 當心攝護腺肥大找上門
◎新北市立土城醫院泌尿外科主治醫師 劉忠一
家住新北市的65歲劉先生,近兩年來解尿困難,起初只覺得小便時站比較久才解得出來,漸漸合併有頻尿、夜尿次數增多,甚至一個晚上需要起來小便4~5次。由於睡眠品質不好,嚴重影響到工作才驚覺不對勁來求診。經攝護腺超音波檢查,攝護腺將近50公克,尿流速為8ml/sec,經藥物治療半年,攝護腺縮小成35公克,解尿速度明顯改善,晚上也不會一直起床小便。
攝護腺是男性生殖系統的一部分,主要功能是分泌部分精液,幫助精子排入尿道,如果肥大或發炎,很容易引起解尿的一些症狀。良性攝護腺肥大與老化有密切的關係,文獻指出,50至60歲的男性臨床上發生率約為50%,到了70歲以上則高達80~90%。
攝護腺肥大症雖然不是致命疾病,但解尿的一些臨床症狀,會影響病人的生活品質,除了惱人的夜尿外,也會造成病人不太願意出遠門,影響銀髮族無法享受退休生活,甚至行動不便的老年人也會增加跌倒意外風險。
攝護腺肥大為慢性疾病,一旦診斷出攝護腺肥大,需要持續服藥,通常以甲型交感神經阻斷劑為第一線治療藥物,目的是讓膀胱出口放鬆,減少膀胱排空尿液來自攝護腺的阻力,副作用是姿勢性低血壓、頭暈、射精障礙。若病人因不好意思開口而未即時就醫,或因為藥物的副作用而自行停藥,會造成更嚴重的併發症,例如膀胱功能異常、腎功能缺損、泌尿道感染或是膀胱結石,造成不可逆的功能損失。
臨床上病史詢問包含國際前列腺症狀評分表(IPSS)、肛門指診、攝護腺抗原指數(PSA)血液檢查及經直腸攝護腺超音波檢查,除了診斷攝護腺肥大的嚴重程度之外,若摸到腫塊,也能及早排除是否罹患攝護腺癌的可能性。必要時會安排尿路動力學檢查,了解平時排尿型態,也是判斷是否治療以及評估治療效果的重要依據。
若肥大體積超過30公克或尿流速低於15 ml/sec,會採用合併療法—甲型腎上腺素阻斷劑加5-α還原酶抑制劑或是新型藥物Duodart。如有合併膀胱過動,可加上抗乙醯膽鹼或是β3受體作用劑,目的是減少膀胱敏感的程度,但可能會有解尿困難的副作用,當病人殘餘尿大於150cc不建議使用此類藥物。若有合併男性功能障礙,可加上第五型磷酸二酯抑制劑,但目前健保不給付。至於男性荷爾蒙抑制劑雖可抑制攝護腺肥大的增生,但須長期服用6個月以上才能改善症狀,副作用是性慾減退,性功能障礙。
當攝護腺肥大出現併發症,如反覆尿滯留、腎積水、腎臟機能受損、膀胱結石形成、尿路感染、或藥物治療效果不彰等,手術治療才有介入的角色。目前傳統的是經尿道雙極電刀攝護腺刮除,更進一步有雷射攝護腺汽化手術。傳統電刀手術過程較不易止血、開刀時間較長等風險,雷射汽化手術過程相對於傳統手術來說比較不易出血、安全性高、恢復較快等優點。
攝護腺肥大症狀輕微時,可從改變生活習慣做起,例如避免睡前大量飲水,減少菸、酒、咖啡、辣椒等刺激性食物,多吃蔬菜水果,尤其是抗氧化食物如茄紅素、南瓜子等,以及不要憋尿,保持固定運動的良好習慣。
         
 
封面故事
青少年預防保健建議
青少年常見情緒疾患
青少年網路成癮
青少年常見營養議題
醫學報導
新冠疫苗效果如何?安全嗎?
土城醫院牙科特色簡介
特別報導
長庚45週年院慶系列報導 林口長庚「智慧、研究、育才、公益」
心靈點滴
在安寧的故事~離別前的圓夢
中醫報導
中醫內外治療惱人的異位性皮膚炎
白話醫學
骨折
長庚健康影音館
認識失智症
本月主題
台灣青少年當前的健康問題
焦點話題
恭賀長庚決策委員會主委程文俊獲聘國策顧問
80歲以上肝癌患者仍可經由肝臟切除手術治療
解尿困難 當心攝護腺肥大找上門
慢性硬顎潰瘍,小心淋巴惡性腫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