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卷第一期 108年1月1日發刊
憶起的旅程∼失智症友善照護
人「聲」重建,人「生」重見 日本無喉病友參訪林口長庚
◎林口長庚社服課社工師 彭曉筠
悠聲會為2008年日本成立的咽喉癌與喉癌病友組織,會員約260人,在日本積極為全喉切除術後失聲的患者提供全面性的支持,包含向政府申請相關福利及規劃病友社交活動,日本悠聲會關西分會主席伊藤文博先生因聽聞林口長庚醫院於咽喉癌治療技術精湛,且搭配術後之語言訓練及病友服務,協助病友及早重返社會,於2018年11月14日上午帶團到院舉行交流活動,希冀分享雙方經驗,以提升服務品質,也讓社會大眾了解無喉病友的特殊性與需求。
罹患喉癌或下咽癌的病人,有部分會全喉切除影響說話、吃東西,甚至不願面對人群,因此更需要有成功經驗的病友志工來陪伴及影響他們。本院除提供最頂尖的治療,更招募無喉病友志工,於每週三上午提供正在治療中的病人心理關懷與支持、分享生活經驗,並教導病人使用助聲器講話,重現說話能力,平均每年約服務120人次,讓病友可以有信心的重返社會。
林口長庚醫院耳鼻喉部方端仁副部主任指出,林口長庚每年新診斷下咽癌及喉癌患者約200位,主要治療為放療、化療及內視鏡咽喉手術,可保存咽喉功能,但仍有部分患者需接受全喉或全咽喉切除手術,術後說話、吞嚥及呼吸功能都有很大的變化。
目前林口長庚發聲重建方式主要以發聲皮瓣重建及使用氣動式講話器為主,也因中文音調有起伏,經過一段時間練習後,使用以上兩種方式,都可以很自然且不費力的說話,進而不再害怕面對人群。
志工劉大哥說:「病友常常因為外觀的改變,會有怨天尤人的想法或輕生意念,其實只要自己願意學習發聲方式,也能有不同的彩色世界」。希望在醫師、復健師、營養師等團隊成員提供相關衛教資訊,及志工教導新病友使用助講器練習說話與經驗分享,陪伴新病友克服心理障礙並重返社會。
         
 
封面故事
年輕型失智症
尋找感動力∼失智症多感官環境與活動
聽你•聽我∼失智照護溝通與心理調適
失智居家照護錦囊妙計
失智友善桃花園∼打造社區共同照護網絡
醫學報導
忘記怎麼開口吃飯了∼談失智症患者的吞嚥問題
特別報導
悼念長庚紀念醫院創院院長羅慧夫
社服園地
活動花絮
心靈點滴
生命的力度
中醫報導
中藥+穴位按摩 改善失智症之精神行為症狀
白話醫學
人工全髖關節置換手術
本月主題
憶起的旅程∼失智症友善照護
焦點話題
王創辦人永慶先生逝世十週年∼長庚舉辦「醫療資訊研討會」
嘉義長庚托育中心動土 企業托兒好幸福
南跨218公里∼高雄長庚與衛福部臺東醫院「遠距醫療門診啟用簽約」
人「聲」重建,人「生」重見 日本無喉病友參訪林口長庚
皮膚癢、流鼻血別輕忽! 可能是重金屬「鎳」暴露引起
寶寶一歲前攝取多樣副食品 可降低過敏風險
剖腹產會增加寶寶氣喘及過敏疾病的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