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卷第四期 105年4月1日發刊
電腦刀立體定位放射治療專刊
高雄長庚醫品30週年 精實醫療創新智能
◎高雄長庚品質管理中心醫品師 林麗君◎高雄長庚院長 莊錦豪校閱
015年是高雄長庚醫院院慶30週年,也是本院參與醫療品質提升活動成果豐碩的一年,在莊錦豪院長的帶領下通過醫策會「台灣醫管服務暨醫療照護中心」16個中心認證,成為通過此項認證最多的醫療機構。今年度「SNQ國家品質標章」本院共獲得4項SNQ標章認證,參與醫策會醫療品質獎榮獲主題類主題改善組銀獎及2個潛力獎,實證醫學類文獻查證菁英組金獎及銀獎;臨床運用組(知識轉譯組)金獎,擬真情境類急重症照護新人組潛力獎,智慧醫療類智慧醫院組2標章及1獎牌之殊榮及經濟部工業局全國團結圈2銀、1銅的肯定。
有鑑於國內對於腦中風病人之吞水試驗與吞嚥困難照護缺乏相關知識,復健科團隊統合分析腦中風病人吞嚥困難因素,比較「吞水試驗」前後腦中風病人之吞嚥精確度,提供醫療人員病人是否高風險群之佐證及臨床照護參考,以便及早預防吸入性肺炎之發生,提升醫療專業形象與專業能力,此項成果榮獲醫策會醫療品質獎實證醫學類臨床運用組(知識轉譯組)「金獎」之殊榮。
麻醉科環扣圈團隊以「降低光纖內視鏡之維修率」為主題,榮獲醫策會醫療品質獎「銀獎」及經濟部工業局全國團結圈「銀塔獎」之殊榮。光纖內視鏡在麻醉科內是氣管內管放置術的插管輔助工具,在頭頸部手術或氣道解剖位置異常個案的麻醉中,扮演著極為重要的角色。麻醉科團隊成員於臨床工作中發現,光纖內視鏡不斷損壞與維修,導致不敷使用,影響麻醉與手術作業的進行,團隊藉由制定操作技術準則及完整流程教學影片,規劃教育訓練課程與稽核制度,同時改善內視鏡周邊相關用物,達到降低光纖內視鏡維修率與維修費用,也降低麻醉病人使用光纖內視鏡之等候時間。
護理部BB圈以「提升兒科病童接受特殊影像檢查之成功率」為改善主題,榮獲經濟部工業局全國團結圈「銀塔獎」之殊榮。兒科病童執行特殊影像檢查(如電腦斷層或磁振造影)以偵測病灶位置,作為提供醫師診斷和治療依據。但兒科病童因年齡小無法配合檢查進行,需以鎮靜、麻醉等處置介入後才能成功完成檢查,導致住院天數延長,增加醫療成本。兒科團隊透過跨團隊整合,建置完整評估系統,合宜使用鎮靜安眠藥,並設計符合病童發展的工具,建立標準化檢查流程,不僅有效提升兒科病童執行特殊影像檢查成功率,也提升病童安全。
獲獎是品質卓越的象徵及自我超越的肯定,本院在2015年12月30日慶祝開院30週年,在迎向新階段醫療服務的同時,期許能以精實醫療的做法,持續精進醫療品質,再創醫療新智能。
         
 
封面故事
電腦刀∼放射治療的達文西
以電腦刀執行腦部立體定位放射手術
肺癌治療新選擇∼電腦刀立體定位放射治療
電腦刀立體定位放射治療於肝臟腫瘤的應用
電腦刀治療攝護腺癌 克服傳統放射治療的瓶頸
新聞紀要
高雄長庚醫品30週年 精實醫療創新智能
全院總動員∼病人安全我最「應」
台灣質子研究新里程碑∼成立「台灣質子研究大聯盟」
金猴獻瑞耀新春∼賀歲圍爐福滿年
WTA女網賽冠軍獎金賑災∼詹家姐妹邁向奧運
醫療時論
身體立體定位放射治療∼結合放射物理與輻射生物學的嶄新治療方式
醫學新知
分秒必爭的急性腦中風治療
搶救急性腦中風的新療法∼介入性動脈機械取栓療法
養生文化村報導
養生文化村∼我們的家
病人安全
核子醫學檢查與放射線安全
飲食營養
健康享用夜市美食
我心深處
精神復健∼回歸社會
白話醫學
茲卡病毒
兒童醫療
認識腸道健康的好朋友∼益生菌
增刊目錄
血管瘤
川崎氏症
神經母細胞瘤
海洋性貧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