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卷第四期 105年4月1日發刊
電腦刀立體定位放射治療專刊
血管瘤
◎桃園長庚美容醫學中心主任 張承仁
血管瘤(hemangioma)是常見的幼兒先天性皮膚異常之一,為新生血管過度增生所造成的良性瘤。雖在身體表面任何部位都可能發生,但卻以頭、臉、頸部發生機率最高;除影響外觀外,亦會對病人造成心理莫大的傷害。血管瘤長在眼皮、外耳、唇部等,會妨礙視力、聽力、吸吮等功能,甚者因外傷或其他因素造成流血不止。一般常見的先天性血管瘤有「草莓狀血管瘤」、微血管畸型即「酒色斑」以及靜脈畸型、淋巴管畸型等。草莓狀血管瘤為一深紅蕈狀、柔軟、不規則隆起的腫瘤,初期會隨幼兒成長而迅速增大,兩歲後則逐漸變小,50%在學齡前(5歲左右)自然消褪。酒色斑為一扁平鮮紅成紫紅色斑血管瘤,為一種微血管性的畸形,會隨著年齡逐漸擴大、加深顏色,但是不會自然消褪。海綿狀血管瘤(靜脈畸型)及淋巴管畸型也是不會自然消褪,且會隨時間變化而加劇。
以往,人們曾嘗試用乾冰冷凍療法、類固醇或切割皮膚移植來治療,均易留下疤痕;直到雷射的發明,才樹立了此類血管瘤的標準治療法。包括雷射動力性上皮冷卻系統及病灶內雷射光凝法,治療微血管異常、血管瘤等病變。
         
 
封面故事
電腦刀∼放射治療的達文西
以電腦刀執行腦部立體定位放射手術
肺癌治療新選擇∼電腦刀立體定位放射治療
電腦刀立體定位放射治療於肝臟腫瘤的應用
電腦刀治療攝護腺癌 克服傳統放射治療的瓶頸
新聞紀要
高雄長庚醫品30週年 精實醫療創新智能
全院總動員∼病人安全我最「應」
台灣質子研究新里程碑∼成立「台灣質子研究大聯盟」
金猴獻瑞耀新春∼賀歲圍爐福滿年
WTA女網賽冠軍獎金賑災∼詹家姐妹邁向奧運
醫療時論
身體立體定位放射治療∼結合放射物理與輻射生物學的嶄新治療方式
醫學新知
分秒必爭的急性腦中風治療
搶救急性腦中風的新療法∼介入性動脈機械取栓療法
養生文化村報導
養生文化村∼我們的家
病人安全
核子醫學檢查與放射線安全
飲食營養
健康享用夜市美食
我心深處
精神復健∼回歸社會
白話醫學
茲卡病毒
兒童醫療
認識腸道健康的好朋友∼益生菌
增刊目錄
血管瘤
川崎氏症
神經母細胞瘤
海洋性貧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