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瘤 |
 |
◎桃園長庚美容醫學中心主任 張承仁 |
 |
 |
血管瘤(hemangioma)是常見的幼兒先天性皮膚異常之一,為新生血管過度增生所造成的良性瘤。雖在身體表面任何部位都可能發生,但卻以頭、臉、頸部發生機率最高;除影響外觀外,亦會對病人造成心理莫大的傷害。血管瘤長在眼皮、外耳、唇部等,會妨礙視力、聽力、吸吮等功能,甚者因外傷或其他因素造成流血不止。一般常見的先天性血管瘤有「草莓狀血管瘤」、微血管畸型即「酒色斑」以及靜脈畸型、淋巴管畸型等。草莓狀血管瘤為一深紅蕈狀、柔軟、不規則隆起的腫瘤,初期會隨幼兒成長而迅速增大,兩歲後則逐漸變小,50%在學齡前(5歲左右)自然消褪。酒色斑為一扁平鮮紅成紫紅色斑血管瘤,為一種微血管性的畸形,會隨著年齡逐漸擴大、加深顏色,但是不會自然消褪。海綿狀血管瘤(靜脈畸型)及淋巴管畸型也是不會自然消褪,且會隨時間變化而加劇。 以往,人們曾嘗試用乾冰冷凍療法、類固醇或切割皮膚移植來治療,均易留下疤痕;直到雷射的發明,才樹立了此類血管瘤的標準治療法。包括雷射動力性上皮冷卻系統及病灶內雷射光凝法,治療微血管異常、血管瘤等病變。 |
|
|
 |
封面故事 |
 |
 |
新聞紀要 |
 |
 |
醫療時論 |
 |
 |
醫學新知 |
 |
 |
養生文化村報導 |
 |
 |
病人安全 |
 |
 |
飲食營養 |
 |
 |
我心深處 |
 |
 |
白話醫學 |
 |
 |
兒童醫療 |
 |
 |
增刊目錄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