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卷第一期 100年1月1日發刊
疼痛復健專刊
突破逆境 彩繪人生 口足畫藝聯展
◎林口長庚社服處社工員 王嘉瑋
口足畫家是一群身體障礙的藝術家,畫家們因先天疾病或後天發生意外,受創造成手部功能的喪失進而以口或以足持筆作畫,畫家們時常因以口作畫造成破皮流血,以足夾筆造成腳指腫脹變形,故每一幅作品均投下大量的時間與心力完成,十分難得可貴。
本院為積極關懷弱勢族群,聘任口足畫家並收藏其畫作約800餘幅懸掛於醫院各角落,深獲本院病患及家屬、來訪人士與本院員工好評,也增添溫馨氣氛及藝術氣息。
本院希望將此正向力量傳達給醫院內每一個人,故於12/14-12/24邀請16名口足畫家聯合參展,並於12/14舉辦盛大的開幕典禮,開幕當天由陳敦邦老師小提琴演奏,陳老師為文化大學音樂系畢業的第一位全盲音樂家,現為優秀小提琴教師。陳老師表示這次的活動充滿了力量與愛,開場演奏一曲「愛的真諦」為活動拉開序幕。
本次活動榮幸邀請桃園長庚醫院黃美涓院長及林口長庚醫院宋永魁榮譽副院長、口足畫藝協會鄭麗珠執行秘書及長庚國小鐘月卿校長蒞臨現場致詞。黃院長表示:「人可能沒有美貌、沒有健康及缺乏完整;但不能沒有希望與愛,如果每個人都能心存愛及希望,社會與世界會更加美好、和諧。有的人出生享受福樂,但有的人生命卻能夠照亮別人,有著更高的價值,口足畫家們的生命照亮他人,令人感到欽佩」;宋榮譽副院長鼓勵藝術要從心做起,口足畫家的作品突破身體的限制,相信大家可以從其畫作中感受畫家們用生命去彩繪的色彩,宋榮譽副院長除了肯定畫家的能力外並鼓勵畫家們更精進畫藝。
鐘校長更鼓勵本次參加口足學習體驗的小朋友,她認為沒有任何課程能夠比的上與畫家面對面教學來的震撼及感動,現在的孩童生活在幸福環境中,但也擔心他們缺乏面對挫折的勇氣,畫家們以親身的經驗告訴孩子,不要小看自己,生命永遠有無限的可能,並給予本次活動高度的肯定與感謝。口足畫藝協會鄭執行秘書也感謝本院長期支持口足畫藝協會之畫家,使畫家的生活更為改善。
為了讓參觀的民眾更深刻了解口足畫家創作的歷程與故事,特別安排童福財先生與李秋梅女士分享他們如何克服先天或後天的障礙,以樂觀開朗的態度面對生活,現場許多行動不便的病友及家屬認真的聆聽畫家們的生命故事,也將其內心的感動化作文字展示於活動現場,還有幾位家屬熱情地與我們分享,了解畫家們的經歷後,更勇於面對自己的不幸遭遇,並且對目前所擁有的一切感到知足與感恩。
活動同時由各畫家於現場作畫及指導孩童體驗,每個小朋友認真的看著畫家作畫並且親自以口或足繪畫,藉著體驗的過程了解每一幅畫都是得來不易的作品,也深刻體會口足畫家的毅力與不輕言放棄的精神,小朋友對口足畫家們十分敬佩,紛紛於活動結束後向畫家索取簽名與合影留念。
每一位口足畫家都是生命的勇者,他們無畏人生的打擊、挫敗,積極面對人生的逆境,用血淚譜出生命動人的樂章。或許曾經怨天尤人、曾經一蹶不振,但他們依舊勇敢的站起來,如同不倒翁般屢仆屢起的精神。他們失去有形的肢體,但無形的力量卻遠遠的超越一切,深深地鼓勵每一個人去正向面對人生挫折。
口足畫家作品將於北院區輪流舉辦聯展,邀請院內同仁及民眾一同欣賞口足畫家所帶來生命之美與震撼。 
         
 
封面故事
從頸因性頭痛到頸頭症候群脖子的重要性
運動 你也可以這樣解決疼痛
超音波導引注射治療週邊軟組織疾病與下背痛
疼痛物理治療
疼痛嗎?您該試試復健科!談復健與疼痛治療
新聞紀要
泌尿道結石病友座談會活動紀實
慢性傷口傷友座談會活動報導
鼻咽癌、咽喉癌病友座談會暨彼愛關懷會成立大會紀實
醫療時論
台灣發展保健醫療旅遊可行性之探討-1
台灣發展保健醫療旅遊可行性之探討-2
特別報導
突破逆境 彩繪人生 口足畫藝聯展
上山下海矢志照顧氣喘兒專訪杏林獎得主台北長庚兒科顏大欽主任1
上山下海矢志照顧氣喘兒專訪杏林獎得主台北長庚兒科顏大欽主任2
上山下海矢志照顧氣喘兒專訪杏林獎得主台北長庚兒科顏大欽主任3
上山下海矢志照顧氣喘兒專訪杏林獎得主台北長庚兒科顏大欽主任2
社服園地
桃園長庚社區營造健康生活經驗談
養生文化村報導
四通八達
病人安全
病人安全的實踐與發展
增刊目錄
失去的就是愛(腦神經外科)
用心感受
我的姑丈─郭爸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