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卷第五期 99年5月1日發刊
身心障礙之牙科治療專刊
愛與關懷讓這裡更像家 一群黃衣天使 在長庚養生文化村
◎長庚養生文化村管理課事務員 許香芬
遠離塵囂,隱身林口台地的幽境
座落於林口台地,翠綠山巒中環抱一棟棟磚紅建築物,休閒步道、休憩涼亭點綴在建築物周圍。園區各類樹種、花卉在不同季節展現不同的風情,不時瞥見銀髮長者,三三兩兩在林間散步,或在涼亭間休憩沉思,甚或在花木扶疏的中庭練氣功健身。有別於林口附近大樓林立的車水馬龍,這個遠離塵囂隱身幽適山林中的社區,即是王創辦人永慶先生為退休銀髮族打造的銀髮社區「長庚養生文化村」。
長庚養生文化村是一座兼具健康休閒及養生學習的生活環境,住在這裡的長者須滿60歲以上,生活可以獨立自主且身心健康的長者。會選擇入住養生文化村的爺爺及奶奶,大都不想依賴子女,退休後想過恬靜、悠閒的日子,希望在銀髮族社區享受快樂優質的生活。
一群著黃色背心天使的魅力
由於村內長者平均年齡在70歲以上,有些長者的子女不在身旁,甚有遠在國外,村方除安排各種學習活動、休閒娛樂外,透過穿著黃色背心的愛心天使,像家人般陪伴長者日常活動,關懷長者低落的心情,讓住在此地的長者仍能感受「家」的溫暖,及家人的關愛。
一群穿著黃色背心的志工,每日忙碌穿梭在養生文化村,就像天使般,散播愛與關懷。
一日,在一樓大廳接待櫃台,來了4、5位左觀右望的長者及其子女,正熱烈對著模型區的景觀提出各種問題,好奇的眼神面對著黃色背心的志工,只見志工有條不紊訴說養生文化村設置的精神及理念、耐心回答各種在此生活的相關問題。長者對子女要將其遷入養生文化村,忐忑及失落的心情寫在臉上,而村內住民兼任的志工以自身的經驗,與前來參訪的長者分享入住感受:「放開心懷接受新觀念,讓子女放心,自己開心過退休後的生活」,並對村內設施逐一詳細解說,讓參訪的長者不安的情緒逐漸散去,眉宇間遂有輕鬆的笑容。
在簡報室內,活動組志工正忙碌的檢視播放設備,只見喜愛看歷史劇及電影的長者緩慢魚貫進入簡報室,志工親切招呼並引導長者入座,行動稍有不便長者,隨即扶持入座,陪伴長者觀賞電影,並隨時注意觀賞電影期間,長者的狀況及需求。
2樓餐廳一隅,一群認真握著著毛筆認真書寫的長者,這是書法班的長者正跟老師研習書法,只見此時的志工,忙碌影印書寫的範本分發給長者,不時與長者討論著運筆及寫法,長者與志工就像朋友般熟識相處。
3樓開卷堂,又見穿著黃色背心關懷組志工,正對著子女在國外,近日身體不適的長者陪伴與傾聽,並不時拍拍長者肩膀安慰著長者,突然間,長者竟然呵呵大笑,原來是聊到曾經來探視的孫女可愛模樣,不適的病痛及不快的心情,瞬間在聊天時不見了!
下午3點半後,爺爺、奶奶午後小憩後,各間社團教室異常熱鬧,在桌球間只見「謝伯伯」汗水淋漓與大專志工毫不相讓面對著小白球廝殺;健身房裡體育大學學生志工正指導伯伯如何使用跑步機;KTV笑口常開的社會志工「美梅姊」正開心地與爺爺奶奶尬歌!閱覽室的社會志工正忙著整理圖書與雜誌,佛堂、禮拜堂、舞蹈教室、電腦教室等…長者所到之處、所需之處就有志工陪伴及服務。
當志工們身著黃色背心的開始,也就是褪去日常生活角色的時刻,忘記這一刻以前的喜怒哀樂,值日時間就是服務及關心長者的時間。就像志工阿姨說的:「黃色背心的魔力,讓我們知道自己的使命!」
在別人的需要,看見自己的責任!
「在別人的需要,看見自己的責任!」這是社會志工每每在台灣各個角落出現重大災難之際,無我付出的大愛精神,尤其最近幾年更令全台灣人民印象深刻!
此外,也有一群沒有一時激情的社會志工,謹守默默耕耘、付出關懷的初衷,在社會每個角落裡、每個尋常的日子裡伸出援手幫助弱勢,無所求亦無所怨,在醫院、在社區、在弱勢社團體、在各個景點裡、…深入你我日常生活的週遭。歌德說:「沒有人能靠自己認識到他內心的最深處;因為他用自己的標準不是把自己量得過小,就是常常過大。一個人只能從另一個人身上瞭解自己,也只由從生活中,才能告訴每一個人,他是怎樣的一個人。」,這些默默工作的志願工作者,在活著的同時,也在意別人的需要,我們常常覺得他(她)們很偉大,而他(她)們卻覺得自己很平凡。尋常人們也許在不同的場合,感受黃色天使們短暫親切的笑容,但是更多人在危難時、在無助時,接受到一雙雙溫暖雙手的幫助,那份即時的溫暖,卻是無比深遠…
當愈來愈多人看見別人的需要時,貪婪之島不再貪婪,偉大與平凡的差異愈來愈小時,原來生命的意義是可以如此地平凡…。
也許我們以後會在不同的場合裡,看見一群群著黃色背心的天使們默默地服務著人群,我們至少可以不再冷漠,微笑地說聲:「謝謝您,辛苦了!」,對他們來說這毋寧是對她(他)們工作最大的肯定,也是工作中最開心的事! 
         
 
封面故事
身心障礙者牙科照護及治療現狀
身心障礙者門診之牙科處置
身心障礙者全身麻醉下之牙科處置
身心障礙患者牙科治療之全身麻醉
身心障礙者的口腔照護及齲齒預防
新聞紀要
基隆長庚醫院25週年院慶感恩茶會
兒童醫院兩岸三院兒童醫療論壇暨兒童繪畫比賽頒獎紀實
賀長庚大學中醫系楊智偉教授榮獲第五屆永信李天德醫藥科技獎
高雄長庚員工關懷講座紀實
醫療時論
專業化與人性化談護理創新
醫學新知
飛秒雷射於眼科之運用
特別報導
台灣心 海地情 海地醫療救援之所見所聞
林口長庚獲頒第二十屆國家品質獎紀實
基隆長庚醫院25週年資深人員感言
養生文化村報導
愛與關懷讓這裡更像家 一群黃衣天使 在長庚養生文化村
病人安全
別讓脆弱的生命再度受傷 認識病人安全委員會
飲食營養
介紹新版每日飲食指南
增刊目錄
妥瑞症簡介
有個好長官 心就會暖暖的
醫師與醫療機構之守密倫理
長庚醫訊與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