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庚醫訊與我 |
 |
◎嘉義長庚居家護理所居家護理師 曾夢如 |
 |
 |
結束了一天忙碌的工作,下班的步伐總是輕鬆而優雅的,當我從容地經過熙來攘往的大廳時,總會被新出刊的《長庚醫訊》所吸引而駐足在社工櫃檯前的書報櫃。 也許是工作的緣故,我總對醫院所發生的事物保持著一定的興趣,無論是各院區的相關新聞或是最新的醫療資訊報導乃至心靈點滴,我都十分的感興趣,因為身為居家護理師,經常是病人與家屬甚至是厝邊頭尾最常詢問醫療保健與護理資訊的對象,我總是期望自己能夠在第一時間給予他們正確而專業的應答。所以閱讀《長庚醫訊》儼然成為我工作與生活的的一部份。它不但提供了包括身、心、靈健康的各種資訊,並且貼近一般社會大眾生活,內容包括營養飲食、用藥安全、創新醫療儀器與最先進醫療趨勢介紹等…,雖然讀者群設定為一般民眾,但它總是以專業而嚴謹的態度探討健康議題,以關懷的心靈透視醫病關係,每次閱讀都讓我覺得收穫良多且感同身受。特別是銀髮族健康與養身的相關議題,無論是老年疾病保健或老年生活規劃報導,我覺得對於現代人的意義非凡。 根據內政部最新公告數據,台灣65歲以上的老人人口佔總人口數的10.63%,僅次於鄰近的日本,創下歷史新高紀錄,也表示大家都應該正視老年生活,不單是醫療照顧體系已經著手規劃老年安養服務,你我也需共同致力於充實家中老年人精神生活而努力,在《長庚醫訊》中,偶爾見到養生文化村或護理之家裡面,老爺爺、老奶奶們參與活動的身影與認真的表情,真讓人覺得元氣十足,反觀我服務個案中的老年人,經常愁眉苦臉或一臉茫然呆滯,實在是天差地別,也激起了我想讓服務個案「動」起來的決心,所以工作中,我經常有意無意的向他們提起老年人參與社團活動的趣事,與醫院社工結合運用周邊的社區資源(活動中心),鼓勵他們走到社區去活動、甚至參與團體活動或健康講座,例如社區發展協會老人關懷站、長青活力站等..,有些活動靈感還源至於《長庚醫訊》的報導呢。 《長庚醫訊》三十週年了,除了疾病專欄報告之外,期望它能持續報導正面的醫療人際關係,讓社會大眾對醫療工作人員有信心,也期許能多加報導政策方面的醫療相關資訊,讓我們能閱讀到政黨之外,平衡角度的衛生政策新聞報導。
|
|
|
 |
封面故事 |
 |
 |
新聞紀要 |
 |
 |
醫療時論 |
 |
 |
醫學新知 |
 |
 |
特別報導 |
 |
 |
養生文化村報導 |
 |
 |
病人安全 |
 |
 |
飲食營養 |
 |
 |
增刊目錄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