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卷第十期 97年10月1日發刊
慢性傷口醫療專刊
心肝寶貝
◎病友媛媛的爸爸 廖炳傑
「月娘光光掛天頂,嫦娥置那住,你是阮的掌上明珠,抱著金金看,看你度晬,看你收涎,看你底學行,看你會走,看你出世,相片一大卡;輕輕聽著喘氣聲,心肝寶貝子,你是阮的幸福希望,斟酌給你晟,望你精光,望你知情,望你趕緊大,望你古錐,健康活潑,毋驚受風寒…」這是鳳飛飛小姐所唱的「心肝寶貝」,當我家的「媛媛」1月17日出生後,我終於可以明白為人父母時的心境。
內人懷孕產檢時發現有完全性前置胎盤併植入性胎盤,小孩在媽媽肚子裡營養的吸收會比較不好,且隨時會有出血及早產的可能。懷孕的過程中,內人總是小心翼翼呵護著肚子裡的寶寶,怕小孩吸收不好,出生體重不足;就算已經吃到撐了,還是一口一口慢慢的將食物往肚裡吞。
每次產檢時,最掛慮的就是小孩的體重是不是足夠;擔心提早出血破水造成過度早產,從28週開始,幾乎就足不出戶,每個動作都謹慎小心,在34週時因早期子宮收縮頻繁住院安胎。仔細數數安胎藥的副作用,頭暈、頭痛、噁心…等共有12項,唯一的療效就只有預防早產,但為了肚子裡的寶貝,媽媽都按時每4個小時吃一次,就連半夜及清晨也都調好鬧鐘,準時服藥,當媽媽真的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任何的動作看在我的眼裡,都表露出無限的母愛。
經過醫師的評估建議,為了怕臨時出血破水,危及媽媽及胎兒安全,決定於36週時進行剖腹生產。
1月17日上午,看著內人被推進手術室,全家人都屏息以待,因為手術的危險性很高,植入性胎盤會造成大失血,胎兒又是橫位,可能會危及媽媽及胎兒生命。手術室外的我們都在心裡默禱一切平安。
終於,看見醫師及護理人員推著保溫箱將媛媛送出來,醫師說:「母女均安,手術中失血控制在1000CC左右,過程順利。」這時心裡的擔憂頓時減輕不少,護士小姐把媛媛從保溫箱中抱出來,抱著剛出生的媛媛,聽著她的哭聲,我—當爸爸啦!
只是這樣的喜悅只維持了20分鐘。媛媛送進嬰兒房後,護士小姐跑出來通知我要辦理住院,媛媛因為「呼吸窘迫症候群」血氧值只有40%,要送加護病房治療,看著醫師與護理人員圍著媛媛進行插管急救,心裡真的是痛啊!清秀的臉蛋上,有氣管內管及口胃管,胸前貼著心電圖貼片,肚臍上打上臍靜脈及動脈導管,細嫩的手臂插上靜脈注射針,腳上綁著血氧監測器;當出生證明都還沒辦時,醫師就要我簽下媛媛這輩子的第一張病危通知單,醫師解釋完媛媛的狀況及診治情形後,問我有沒有其他問題?我的眼睛看著天花板,用了很大的力氣勉強擠出「會OK嗎?」四個字。我的視線不敢平視醫師,深怕男人的脆弱就會在陌生人面前顯現。我選擇走到醫院外面,找到一個無人的角落,伴著綿綿細雨及凜冽北風,整理自己情緒及思緒,再回到病房面對內人及親屬。
換上堅強的面具回到病房內,向家人說明孩子的狀況,在我還沒講之前,媛媛的阿嬤還在跟我要號碼單,她要去嬰兒房看媛媛,當解釋完狀況後,房內的空氣瞬間凍結,喜悅的感覺剎那間逃逸無蹤,只有我信心滿滿的說:「過幾天就沒事可以出來了。」媛媛的媽淚流滿面,不顧剛開完刀,身體還很虛弱,堅持要去看小孩。加護病房的會客時間一天只有三次,在我極力安撫下,終於同意隔天晚上再去看媛媛,儘管內心極度憂慮,我的臉上總是帶著信心滿滿的笑容。
第2天晚上8點,媛媛的媽雖然手術傷口依舊疼痛,還是堅持下床,裹的密不通風,步履蹣跚的坐上輪椅,準備去見媛媛的第一面。新生兒加護病房外的家屬,每個看起來表情都很凝重,但我猜想每個人的內心一定也都是充滿著希望,把喜悅的心情暫時打包,等到小孩平安出院後,再徹底的釋放。
「妹妹,媽媽來看妳囉!」媛媛的媽輕聲的呼喚,雖然眼角泛著淚光,還是不停的告訴媛媛:「要加油喔!要趕快好起來喔!這裡的護士阿姨會好好照顧妳,妳不要怕喔!媽媽跟妳一起加油喔!」當媛媛的媽將手碰觸媛媛的手心時,媛媛握住媽媽的小拇指,似乎也在回應:「我一定會平安,我也會加油的!」那一瞬間,真讓人動容!
經過18天的漫長等待,每天三次的會客時間,儘管人家說做月子不能走動,要多休息,但媛媛的媽一次也沒錯過。一聲聲輕輕的加油,媛媛也很努力的讓儀器上所有的數據漸漸改善,慢慢的氣管內管拔掉了,換上豬鼻子氧氣導管,到完全自行呼吸;從打營養針到口胃管餵食母乳,再到可以自行吸奶瓶,媛媛的進步讓所有人都很振奮。終於在2月4日這天,家裡的嬰兒床盼到了它的主人,看著她靜靜的睡著,圍繞在媛媛床邊的每個人都笑了,這次真的是不戴面具的笑了!
感謝這段期間裡給予媛媛協助的林口長庚醫護人員,及幫我們加油打氣的朋友。 
         
 
封面故事
慢性傷口的敷料使用原則
血管外科在慢性傷口的角色
慢性傷口醫療現況
糖尿病足醫療團隊
慢性傷口的照護
褥瘡的分級與醫護
新聞紀要
浴火重生的鳳凰∼燒燙傷病友回娘家活動紀實
獨居老人服務十年有感
醫療時論
醫病關係中,如何說抱歉
醫學報導
為人工植牙打造一個良好的地基
認識大陸毒奶粉事件
特別報導
王永慶董事長捐贈57.8萬劑肺炎鏈球菌疫苗 嘉惠長者
緬懷 王創辦人永慶先生 細說海峽兩岸電子耳捐贈善舉
心靈點滴
心肝寶貝
中醫報導
褥瘡之中醫防治法
養生文化村報導
歌聲輕揚,樂活銀髮生活
病人安全
「病人安全鬥陣走」∼由民眾衛教淺談用藥安全
飲食營養
重陽敬老由飲食做起
增刊目錄
醫病關係中,如何說抱歉
婦產科「乏人問津」,有這麼嚴重嗎?
護理的另一種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