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卷第四期 113年4月1日發刊
肺癌診治新進展
林口長庚醫院院長程文俊 全台最早數位化醫院院長:從AI到BI,6大主題資料庫把決策變快、更安全(下)
◎天下雜誌未來城市採訪、撰文 陳芳毓
(續上頁)

穩扎穩打 帶領全院走向智慧醫院
問:建設智慧醫院過程中遭遇到哪些重大的挑戰?
答:最大的挑戰還是人的使用習慣。從引進電子化病歷開始,醫師面臨的挑戰很大。以前都是手寫病歷,發展到現在都是電腦化,未來又要變成結構化,需要一段適應的歷程。
電子病歷無紙化的過程,花了大約三年。這也是為什麼長庚的創新都必須要超前部署,因為要把改造的時間也算進去。
像我們推動結構化門診病歷「HIS 4.0」,花了很長時間在溝通及教育,我們甚至舉辦競賽,慢慢普及化,現在已經有100多個門診採用新的系統。加上我們把不同科別的改造分派給各院區分項負責,比如說高雄院區負責心臟科、林口負責胃腸科等,這也是我們的優勢。
就算我們有最多資料,也需要結構化才能夠運用,但推動結構化病歷並不容易,有一些重要的項目很怕遺漏;一旦數據不完全,在診斷或研究都會受影響,所以要一步一步慢慢走。
整合各類醫療人員需求、並讓每個人滿意,並不容易。你得讓他們相信新的東西比舊的更方便效率,又能有好的成果。
以門診醫囑的再造來講,個人化的操作畫面非常重要,例如有人喜歡字大一點,一定要把使用障礙降到最低。
而且每個專科要的功能不一樣、重點也不一樣,例如心臟科在判斷心肌梗塞時,可能有哪些危險因子、什麼時間點、到院幾分鐘⋯⋯等等,這些數據就很重要。所以我們採取「因科制宜」甚至「因人制宜」的策略。
各專科都有專門人員協助技術人員來開發不同的功能,有時甚至連南北地區都會有所不同。例如林口比較多國際病人或重症病人;嘉義則是比較農村、老齡化,這兩間醫院的目標必然會不同,結構化病歷的設計上也會不同。

問:在未來醫院,院長最重要的任務會是什麼?
答:我們一年有約850萬個病人,醫療品質跟病人安全是我們最重視的部分;而院長的工作,就是要讓醫院做到這兩個目標。
台灣的醫療受到國際肯定,台灣的智慧科技也是世界肯定,若能兩強結合,對台灣而言是福氣。但溝通的過程需要磨合,我們的電腦部門也一樣,一步一步站穩腳步,把基礎做完整,不要妄想一下就找尖端科技,如果技術不穩、也不會有什麼效果。基礎站穩了,要什麼東西都可以,未來發展前景就會很大。
第二個是教育,我們不希望只有少數人了解智慧醫療,應該是全民參與。所以我們跟人工智慧學校合舉課程,也鼓勵醫護人員上課,醫院發展智慧化才比較容易。
這個課程,長庚的醫療人員就占了出席人數7成以上,從主任、主治醫師到護理、行政人員都有。當時我很驚訝,原來有這麼多同仁對此感興趣!除了這是新趨勢,我也讓他們知道長庚的智慧醫院佈局策略,所學可以馬上臨床應用,自然會加深興趣。
全台最大新冠病毒檢驗中心,如何靠科技擋下感染風險?
17年前的SARS,高雄長庚爆發院內感染,程文俊被指派擔任高雄長庚副院長。「當時的防疫醫療跟政策還不是很成熟,」他回想,「當時如果有人工智慧、IoT,結果會不太一樣。」
這次新冠疫情,林口長庚由於接近國際機場,又協助處理磐石艦、養護中心等重大事件,檢驗量佔全國的24%,醫護徹夜加班,負擔沈重。
在這過程中,科技發揮了什麼作用?
第一,是建立資訊整合平台。
程文俊認為,防疫最重要就是TOCC(確實詢問並記錄旅遊史(Travel history)、職業別(Occupation)、接觸史(Contact history)及是否群聚(Cluster)等資訊),「建立防疫資訊整合平台很重要。」長庚的平台連接建保雲端旅遊接觸史,搜集病人跟員工的TOCC,從門診、病房、檢查到開刀,全部資訊透明。
舉例來說,透過門診預約系統,可以提前知道明天可能有4萬個病人要來看病;並且知道哪些人是隔離期間出來的,就轉請他到防疫門診或急診。
其次,長庚也將商業智慧分析(BI)應用在物資儲備。例如,疫情期間,口罩、防護衣等物資雖嚴格控管;但透過系統數據,可看出哪些病房可能因感染較多,用的比較多;院長就立刻調度物資,用在最應該用的地方。
最後,長庚也建制完整的監測跟服務系統,從陪病到訪客都管控,訪客採實名制,必須事先在APP上輸入TOCC資料。同時推出「藥來速」,在院外用窗口遞送藥物,避免感染風險。
遠距診療也大幅應用在居家隔離的病人身上,透過視訊得到醫療意見,有急迫性才到院治療。
防疫過程雖辛苦,長庚也得到許多病毒的相關資訊,在今年六月時已發表30多篇國際論文,對國際防疫有正面的意義。

林口長庚紀念醫院
• 等級:醫學中心
• 總床數:約4,000床
• 員工數:約1萬人
• 門診量:每年約400萬人次
• 智慧醫療重點:急重症、醫務管理
林口長庚醫院院長 程文俊
專長為心臟內科,亦為林口長庚紀念醫院決策會主任委員,及美國、歐洲心臟學院院士。曾任基隆長庚醫院院長,高雄醫學大學醫學系畢業。

報導出處 https://futurecity.cw.com.tw/article/1709
天下雜誌未來城市智慧醫療專題《我們的未來醫師 X 更快、穩、準的醫療新科技》
https://futurecity.cw.com.tw/special/2020medtech
         
 
封面故事
看不見的隱形殺手「肺癌」無所遁形∼肺癌篩檢 LDCT 介紹
次世代基因檢測介紹
肺癌標靶藥物治療∼健保新藥 tepotinib
肺癌精準治療新利器∼抗體藥物複合體 (ADC)
醫學報導
羽球正夯∼簡介羽球相關運動傷害與新療法
心靈點滴
護理,始終是那連結的橋樑
中醫報導
您有自律神經失調嗎?中醫助您找回身心的平衡
養生文化村報導
養生村的路
兒童醫療
新生兒小下巴、顎裂、呼吸道阻塞 簡介「皮爾羅賓症候群」的新型手術療法
本月主題
肺癌診治新進展
焦點話題
惡性腦瘤的創新希望∼類病毒奈米載體與基因靜默
肩關節鏡術後復健新觀念∼提早復健可提早康復,回歸正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