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卷第十二期 109年12月1日發刊
檢驗醫學就在你身邊
長庚最新研究∼家族史會增加主動脈剝離發病的風險及影響病人長期預後
◎林口長庚心臟外科主治醫師 陳紹緯
48歲的王先生,有抽菸習慣及高血壓病史,但未規律服藥。某日凌晨突然發生劇烈撕裂性的胸痛並延伸至背部,由同住的弟弟緊急送醫,經檢查診斷為A型主動脈剝離,緊急進行主動脈置換修補手術,順利平安出院。
醫師詳細詢問病人後得知,其父親有主動脈剝離病史,也曾聽長輩說有家族成員在年輕時發生不明原因猝死。病人弟弟想了解此病是否有遺傳性?其它家族成員需不需要特別注意?病人出院後,也擔心像他這類有家族史的主動脈剝離患者,術後的長期結果是否會比較差?
主動脈剝離是罕見但高致死率的外科急症,常需及時的緊急手術治療以挽救病人生命。林口長庚醫院為找出疾病的危險因子加以預防及改善治療結果,使用台灣健保資料庫針對其中2萬多名主動脈剝離患者及全台450多萬個家庭,發現主動脈剝離與遺傳有強烈相關性,有家族病史會增加主動脈剝離發病的風險,並影響長期預後。
林口長庚醫院心臟內、外科及風濕免疫科團隊發表最新的研究指出,主動脈剝離疾病的發生,遺傳因素所佔比例超過一半;有家族病史者,會顯著增加家族成員的發病風險,一等親的發病風險可達6.8倍。而家族性的主動脈剝離如果發病,發病年紀會較輕,且相較沒有家族病史患者,更容易需要接受外科手術,且常必須接受更複雜廣泛的外科重建手術。此結果發表在2020年9月美國心臟學會重量級期刊「美國心臟病學會雜誌(JACC)」。
主動脈是將心臟血液輸送到全身的大血管,結構包含內、中、外三層,當內層有破裂使血液進入中層及外層之間,血流便會將主動脈撕裂剝離成兩個腔室,剝離主動脈。若不幸血液從假腔破出,主動脈便破裂大量出血,造成猝死。國內主動脈剝離的發生率約每年10萬分之5到10,每年大約有近2‚000人發病。
主動脈剝離分為A型及B型,A型需緊急開胸手術進行人工血管置換,若不手術80∼90%的病人會死亡,特別是在病發初期,每小時約1%的死亡率。B型則大部分可以用藥物控制,如有併發症可以用新技術主動脈支架來治療。
提醒有主動脈剝離家族史的民眾,宜及早至專科門診追蹤,進行影像檢查,並嚴格控制血壓及戒菸,改善不良的生活習慣,如果有主動脈病變應積極接受治療。萬一已經發病,治療後仍須嚴密的控制血壓和電腦斷層追蹤,因為不論A型或B型的主動脈剝離,長期都有可能因形成主動脈瘤而需後續手術治療,不可大意。
         
 
封面故事
追蹤新型冠狀病毒的足跡∼談COVID-19防疫分子檢驗
林口長庚檢驗醫學部「機器學習運算法篩檢多種癌症」技術獲獎
檢驗醫學部與富含血小板血漿的相遇
慢性鉛中毒
特別報導
林口長庚醫院院長程文俊 全台最早數位化醫院院長:從AI到BI,6大主題資料庫把決策變快、更安全(上)
林口長庚醫院院長程文俊 全台最早數位化醫院院長:從AI到BI,6大主題資料庫把決策變快、更安全(下)
恭賀長庚體系於2020年國家新創獎大放異彩
社服園地
活動花絮
心靈點滴
林口長庚護理團隊∼守護國人健康
白話醫學
新生兒缺氧缺血腦病變
焦點話題
兒虐傷害難撫平 長庚呼籲大家關心安置兒少
長庚最新研究∼家族史會增加主動脈剝離發病的風險及影響病人長期預後
全球前5大嚴重過敏藥物 長庚團隊找到磺胺藥抗生素的過敏基因
家有嬰幼兒應注意:來自沙門氏菌的威脅
嘉義長庚舉辦第12屆東亞音聲外科研討會
尊重多元族群友善醫療∼林口長庚醫院獲頒穆斯林友善環境認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