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卷第十二期 109年12月1日發刊
檢驗醫學就在你身邊
林口長庚護理團隊∼守護國人健康
◎林口長庚13H病房護理長 謝依真◎林口長庚護理部督導 林幼麗 校閱
2019年12月媒體報導國外出現新型冠狀病毒案例,醫院立即動員部署,護理端更是責無旁貸,開始積極培育人力庫,進行新興傳染病教育訓練,希望護理同仁在遇到需要接受醫療處置的病人時,知道醫院已提供完善和安全的防護設備,讓同仁放心地投入照顧病人的工作。
因為在負壓隔離病室內執行第一線醫療者服務者多為護理人員,且需要全套防護用具,所以在病人入住之前,必須確認隔離病室內所有物品、電動病床、緊急紅燈鈴、電燈、浴室冷熱水、病室內負壓錶差、洗手設備等用物的功能完善,以避免病人入住後,病房內的硬體設備發生需要修繕問題。
在負壓隔離病房區工作的護理人員必須十八般武藝樣樣精通,曾經遇過病人沐浴使用的蓮蓬頭斷裂,護理師在請教工務人員更換步驟後,肩背蓮蓬頭、手拿扳手,進到病室內更換,當病人看到前來更換的不是工務人員,竟是平日照護他的護理師時,也不禁讚許護理師的多才多藝。
為了讓隔離病室的病人能感受到關懷,我們時常透過對講設備問候病人,每次進入隔離病室前也會詢問病人的需求;印象最深刻的是有位病人習慣喝熱水,我們就主動提供保溫壺並定時補水,讓病人覺得很窩心。也曾遇過病人突然希望護理師可以給她一顆糖果,我們想辦法滿足其需求,雖然只是一顆小小的糖果,卻讓病人感受到滿滿的溫暖。有些隔離者的家人同時也在居家隔離無法協助提供生活用品,所以護理師也會協助訂購日常用品及餐點,盡量滿足病人的需求,在沒有陪伴者的病室內,護理師就是病人的家人,隨時給予協助,讓病人能安心接受治療。
當病人看到新聞報導新冠肺炎症狀,出現嗅覺、味覺喪失症狀,我們感受到病人的擔心,團隊們也想方法,提供咖啡渣、鹽巴等讓病人嘗試,給予心理支持與加油打氣,時時傳遞溫度,除了希望讓在隔離病室的病人不覺孤單,更能接收到我們提供的溫暖。
此外,我們也發現剛入住的病人知道曾與自己接觸者會被匡列,因而產生自責的感覺,於是在觀察疾病進展的同時,也不斷給予心理建設,讓他們理解,被感染不是他們的錯,隔離措施是為了保護你我健康,而不是處罰,希望透過團隊的關懷讓病人有被重視的感覺,不會因身處單獨隔離病室內,而產生孤立的感受。
護理人員不只給予病人專業的護理照護,同時也要面對自己的家人與親友。所以,這段期間我們除了照顧病人,也加強自我防護,雙手乾、濕洗手次數已數不清,就算已經脫皮、發紅,三班人員用餐前沐浴,下班後全身清潔換上乾淨衣服才能放心回家,重複又繁瑣的清潔都是為了讓同仁能在安全的環境中工作,並讓家人安心與支持。
相較於各國的確診及死亡人數,國內因超前部屬,及全國人民對於新冠肺炎防疫措施的配合,使得我們能在相對安全的環境下生活,真的很幸福。這段期間有許多人員默默付出心力,為大家的健康而努力,很榮幸能參與這次的照護,雖然照護過程面對相當大的壓力,但也只有親身經歷才能更深刻體會之中的酸甜苦辣。大家或許不知道,當看到病人的病毒檢測結果為陰性,我們會比病人還開心,因為我們能體會病人的感受。當病人辦理出院手續時,面對病人的道謝與看著他們一同離去的背影,內心有無限的感動,這些日子的辛苦都是值得的,這就是護理照護的成果與價值。
照顧COVID-19病人,並非大家想像中的可怕,只要有正確觀念與落實防護,身為第一線醫療工作者,面對全球疫情的衝擊,更需要大家的鼓勵與支持。此次的照護經驗,體會到人與人之間是生命共同體,更是並肩作戰的戰友,看見病毒惡的距離,更能體會到人心的美好,我們無法抗拒疾病帶來的無常,但我們能秉持護理初衷,願長庚護理團隊守護著大家的健康。
         
 
封面故事
追蹤新型冠狀病毒的足跡∼談COVID-19防疫分子檢驗
林口長庚檢驗醫學部「機器學習運算法篩檢多種癌症」技術獲獎
檢驗醫學部與富含血小板血漿的相遇
慢性鉛中毒
特別報導
林口長庚醫院院長程文俊 全台最早數位化醫院院長:從AI到BI,6大主題資料庫把決策變快、更安全(上)
林口長庚醫院院長程文俊 全台最早數位化醫院院長:從AI到BI,6大主題資料庫把決策變快、更安全(下)
恭賀長庚體系於2020年國家新創獎大放異彩
社服園地
活動花絮
心靈點滴
林口長庚護理團隊∼守護國人健康
白話醫學
新生兒缺氧缺血腦病變
焦點話題
兒虐傷害難撫平 長庚呼籲大家關心安置兒少
長庚最新研究∼家族史會增加主動脈剝離發病的風險及影響病人長期預後
全球前5大嚴重過敏藥物 長庚團隊找到磺胺藥抗生素的過敏基因
家有嬰幼兒應注意:來自沙門氏菌的威脅
嘉義長庚舉辦第12屆東亞音聲外科研討會
尊重多元族群友善醫療∼林口長庚醫院獲頒穆斯林友善環境認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