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讓傷痕「疤」著你不放 |
 |
◎新北市立土城醫院皮膚科主治醫師 丁思文 |
 |
 |
 |
 |
 |
小美是位正值花樣年華年紀的可愛女孩,愛漂亮的她在幾年前和朋友相約去打耳洞,沒想到卻產生了蟹足腫,不僅戴不了漂亮的耳環還影響外觀,更常有搔癢及疼痛的感覺。此外,她的胸口還有許多痘痘很久都不消退,困擾多年後終於鼓起勇氣到皮膚科求診…… 仔細一看,那些所謂的「痘痘」其實並不是痘痘,而是長期反覆發炎後遺留下來的凸痘疤。最常好發於臉、前胸與後背,因為之前痘痘長得太厲害卻沒有積極控制處理,而成為許多患者心頭永遠的痛。 凸痘疤,其實也是屬於肥大型疤痕及蟹足腫的一種,都是在傷口癒合的過程中,因增生與破壞的比例失去平衡,導致纖維母細胞過度增生而形成。它們不止常見於青春痘患者身上,任何燒燙傷、外傷、打耳洞或手術,甚至是蚊蟲叮咬,如果沒有好好照顧,都有可能在蟹足腫體質的病人身上造成二度傷害。除了外觀上的困擾,有些病人還會有癢、痛等不舒服的症狀。若長在關節處,還可能會影響關節的日常活動。 長出了很醜的疤痕,我該怎麼辦? 如果已經產生了疤痕,我們還是有許多方法盡可能的讓疤痕消紅、變平。最常使用的方法包括: -局部藥物塗抹:使用抗發炎藥物,透過每天塗抹,讓疤痕裡面不正常的發炎緩解,慢慢退紅變平。 -病灶內藥物注射:如果塗抹效果不佳,可考慮直接注射藥物到病灶,能得到更好的效果,對全身可能造成的副作用也很輕微。 -冷凍治療:以攝氏-196度的液態氮破壞疤痕。相較於藥物注射,較不會有皮膚萎縮凹陷的可能,但需多次治療。同時,治療時會有些疼痛感,可能會於治療後短暫出現水泡或色素沉澱等副作用。 -雷射光電治療: a.染料雷射:藉由波長585或595nm的雷射光,選擇性破壞疤痕裡的血管,阻斷血流供應,進而使得疤痕組織萎縮、退紅。 b.銣雅鉻雷射:相較於染料雷射,銣雅鉻雷射穿透深度較深,可有效治療真皮內的增生血管,對於不只在表面有血管增生的蟹足腫更為有效。 c.飛梭雷射:屬於磨皮雷射,把雷射光束分成許多細微小點輸出,破壞移除疤痕組織,並刺激膠原蛋白重組。相較於傳統雷射,治療後只會有些微發紅滲液。經過多次治療達到改善疤痕的效果。 -手術切除:傳統認為蟹足腫無法切除,即使切除後也會一直增生。其實,對於較嚴重的肥厚疤痕,若能在醫師的指示下,接受修疤手術,搭配術後局部放射線治療及藥膏塗抹,降低不正常的發炎,可有效改善疤痕外觀。術後使用的放射線劑量極低,很少造成皮膚後續的病變。 受傷或手術後,要怎麼預防疤痕生成? 的確,預防勝於治療。即使是有蟹足腫體質的病人,在妥善的照顧下,還是可以減少疤痕發生的機率。首先,最重要的便是避免癒合過程中有感染或是過度的張力。若是有反覆發炎的痘痘,應該考慮使用藥物妥善控制。 而位於張力較大處的手術傷口,例如:下巴、胸口、肩膀、關節等處,除了建議減少該部位的過度活動,也可考慮術後注射肉毒桿菌素,降低附近皮膚張力,同時也會促進細胞凋亡,並抑制纖維母細胞的活性,預防疤痕產生。 此外,使用紗布包紮、人工皮或矽膠片,適度保持濕潤無菌的環境,可以加速傷口癒合。大範圍燒燙傷後的疤痕,可能要考慮穿彈性衣,穩定加壓疤痕,限制疤痕的血氧供應。必要時,搭配消炎藥膏或藥物的使用,都可降低疤痕生成的機率。 蟹足腫與肥厚型疤痕是很常見的疾病,以往沒有這種體質的人,若受傷後沒有小心照顧傷口,也可能會留下不美觀的疤痕。反之,就算有疤痕生成,如果能盡早接受治療,多管齊下,還是有機會讓惱人的紅色印記快點消失改善喔! |
 |
|
 |
|
|
|
 |
封面故事 |
 |
 |
醫學報導 |
 |
 |
特別報導 |
 |
 |
社服園地 |
 |
 |
本月主題 |
 |
 |
焦點話題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