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卷第四期 113年4月1日發刊
肺癌診治新進展
台灣新國病,肺癌知多少?
◎林口長庚執行副院長 楊政達
近十年,肺癌一直高居國人十大癌症死因之首,肺癌儼然已經成為「台灣新國病」。肺癌之所以可怕,是因為初期症狀不明顯,等到有明顯不舒服情形再來求診,通常已經是中晚期,存活率大幅降低。也因為肺癌對於國人的威脅非常大,近年來,全球各國以及台灣也陸續發展各式各樣的治療方式,來試圖對抗肺癌,延續病人的生命。除此之外,低劑量胸部電腦斷層的出現,相較於以往的胸部X光片,更容易發現較小的肺部結節(0.3公分以上),提供更多的機會,讓民眾透過篩檢,來診斷出初期肺癌。
長庚紀念醫院每年都會接觸到超過千名的新診斷肺癌病人,對於肺癌這個疾病,我們累積了相當足夠的經驗,希望能將這些關於肺癌的衛教知識,分享給更多的肺癌病人,甚至是對於此議題有興趣的一般民眾了解,也希望透過這樣的分享,提升民眾對於肺癌的警覺,降低肺癌對於民眾的威脅。
首先,我想透過幾個個案,來跟大家分享並說明在肺癌篩檢及治療的過程,醫師如何判斷並做治療。第一個案例是一位30多歲的女性護理師,她沒有抽菸的習慣,沒有任何的症狀,過去不曾有過肺炎病史,也沒有癌症家族史,在2012年參加員工健康檢查時,透過低劑量胸部電腦斷層攝影,發現右肺有一顆毛玻璃狀肺結節,因為小於1公分,所以當時醫師建議她先定期追蹤,在2014年再做一次檢查時,發現結節變大,故進行手術切除,確診為肺腺癌第一期,而後5年該護理師則繼續正常工作,後續的定期檢查都沒有再發現擴散及轉移的情形,故可視同痊癒。
第二個案例是一位18歲的男學生,他在2013年大學入學健康檢查,進行胸部X光攝影,發現右肺下方有腫塊(圖一),經過電腦斷層攝影後,發現除了右肺腫塊之外,還有許多肺結節(圖二),經過切片檢查後證實是肺腺癌,隨後進行正子掃描,發現有多處骨頭轉移,所以是肺腺癌第4期,將切片腫瘤拿去做基因檢測,有EGFR突變,因此可以使用標靶藥物治療,初期效果不錯,腫瘤有明顯縮小,不過一年多以後,產生抗藥性,改透過化學藥物治療,結果效果不彰,腫瘤布滿肺部組織,在2015年因為多重器官衰竭過世。
由上述兩個案例可以得知,肺癌的可怕在於初期的症狀不明顯,容易早期轉移,若是病人確診時已經是中後期,無法透過手術完全切除腫瘤,只能透過藥物治療,也容易產生抗藥性。
長庚紀念醫院針對肺癌的治療,近年一直不斷發展新的方式,我們統籌了肺癌醫療團隊,結合各科醫師,包含外科、內科、放射科等,定期開會討論個別案例的治療方式,希望能整合不同的專業,來幫助病人對抗肺癌,並延長生命。除此之外,我們也有個案管理師,來協助病人及他的家人,包含管理病人的狀況、詳細說明目前的治療計畫,並作為病人與醫院的溝通橋樑,讓整個治療的過程能更加順利。
長庚紀念醫院除了不斷針對肺癌,結合最新的醫療科技,發展更有效的治療方式外,我們同時也致力於將這些關於肺癌的衛教知識,推廣給更多民眾了解。從今年5月開始,長庚醫院與「臺灣醫療知識社群」合作,製作一系列肺癌的知識影片,提供完整、專業的醫療衛教知識,讓民眾能有一個新的管道獲取這些內容,衷心歡迎你們加入「臺灣醫療知識社群」,希望這些內容能幫助你們,為自己的健康把關!
         
 
封面故事
看不見的隱形殺手「肺癌」無所遁形∼肺癌篩檢 LDCT 介紹
次世代基因檢測介紹
肺癌標靶藥物治療∼健保新藥 tepotinib
肺癌精準治療新利器∼抗體藥物複合體 (ADC)
醫學報導
羽球正夯∼簡介羽球相關運動傷害與新療法
心靈點滴
護理,始終是那連結的橋樑
中醫報導
您有自律神經失調嗎?中醫助您找回身心的平衡
養生文化村報導
養生村的路
兒童醫療
新生兒小下巴、顎裂、呼吸道阻塞 簡介「皮爾羅賓症候群」的新型手術療法
本月主題
肺癌診治新進展
焦點話題
惡性腦瘤的創新希望∼類病毒奈米載體與基因靜默
肩關節鏡術後復健新觀念∼提早復健可提早康復,回歸正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