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卷第四期 109年4月1日發刊
重拾生活好品質 癌症復健不可少
兒童心臟停止即時施做心肺復甦術 救活率增1倍
◎長庚醫院兒少保護中心主治醫師 李 嶸
在醫院急診室常看到家長神情慌張、抱著軟癱的兒童,一邊大喊「醫師快來啊,快救救我的小孩!」一路衝進兒童急診,才由專業醫護團隊接手啟動急救的畫面。不過這些兒童缺氧的時間往往已經超過5分鐘,錯失了黃金急救時間,因此有些已經救不回來,有些則造成神經受損留下嚴重的神經後遺症,令人感到不捨與痛心。
為找出兒童到院前心臟停止與其預後相關因素,促進到院前及到院後醫療照護計畫的改善來提高存活率,長庚醫院兒少保護中心進行了一個單一急診中心兒童到院前心臟停止的回顧,研究結果並已於2019年5月刊登在國際知名期刊「科學報告(Scientific Report)」。
這次是收錄林口長庚從2005年至2016年這12年間,152位18歲以下兒童到院前心臟停止病例進行分析研究,男女生約各佔一半,47%小於1歲;平均每個月約有1.5例兒童到院前心臟停止。研究結果發現,有高達76%兒童心臟停止是發生在家裡或住所,兒童到院前心臟停止的原因有54%是因為呼吸道窒息才導致心臟停止。呼吸道窒息原因則包括最常見的兒童猝死(約佔30%)、嗆到(約佔9.8%)、溺水(約佔3.3%)、火災(約佔2%)……等。顯示兒童到院前心臟停止的原因與成人完全不同,成人到院前心臟停止的大部分原因是心因性的問題。
研究同時發現,這152位兒童到院前心臟停止病例,其中僅3分之1經過急救後可恢復持續自發心跳,有14%可存活到出院,而預後良好可恢復日常生活者僅剩5%。此次研究還有一項值得關注的地方,就是有接受旁人即時心肺復甦術的個案,恢復持續自發心跳率也較高。研究顯示,15位有接受旁人即時心肺復甦術的個案,其急救後恢復持續自發心跳率為60%,而137例無旁人即時心肺復甦術的個案,其急救後恢復持續自發心跳率僅為32%。顯見即時有效的兒童心肺復甦術可增加救活率高達1倍。
因此長庚醫院兒少保護中心呼籲,不要遲疑或害怕替心臟停止的兒童做即時心肺復甦術,早一秒急救,增一分存活。本研究發現兒童到院前心臟停止只有約10%病例接受即時心肺復甦術,遠低於國外的35%;也低於2016年到2018年消防署統計的總即時心肺復甦術46%的比率。
造成兒童到院前心臟停止在急診恢復持續自發心跳率降低的重要原因是,對兒童急救技術的不熟悉。因此我們除了要加強照顧者的兒童安全教育外,推廣及時有效的兒童心肺復甦術更是首要之務。
長庚兒少保護中心為讓大眾熟悉兒童心肺復甦術並能有效施行,已成立「兒童心肺復甦術教學團隊」,負責教導訓練民眾或團體學會施行兒童心肺復甦術。對於醫護專業人員協助提升兒童急救品質部分,長庚兒少保護中心與加拿大亞伯達大學附設兒童急診中心一起合作「兒童急診高擬真情境模擬教學」,應用電腦控制的擬真電子病人,在真實的醫療環境下,模擬急重症病人,讓學員能隨時身歷其境的練習,進而提升民眾與醫護人員的急救能力,使兒科急重症病人獲得更好的到院前醫療救治與照顧。
         
 
封面故事
癌症復健∼讓生活更有品質
癌症術後淋巴水腫的復健治療
頭頸癌復健之實證與經驗
復健,助癌症病人再站起來!
癌症復健 讓頭頸癌患者再嚐美味
特別報導
長庚體系結構化病歷發展及臨床應用
新北市立土城醫院簡介
「新型冠狀病毒」現狀簡介
預防飛沫的「醫用口罩」學問多
社服園地
我的醫療 我自主
心靈點滴
視病猶親,感謝有你
長庚健康影音館
別讓打鼾聲驚醒枕邊人∼陽壓呼吸器治療
焦點話題
林口長庚發送愛心布口罩並宣導防疫資訊
基隆長庚把池塘、足球場搬進兒童病房了!
兒童心臟停止即時施做心肺復甦術 救活率增1倍
林口長庚紀念醫院「微菌治療中心」成立揭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