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卷第四期 113年4月1日發刊
肺癌診治新進展
「立冬」進補的健康飲食
◎高雄長庚營養治療科營養師 梁子明
「民以食為天」,在歷史悠久的中華文化當中,飲食習俗可說是最博大精深的文化之一。而家喻戶曉的「農民曆」,內容主要記載著在一年當中,24節氣的日期表、吉凶宜忌、生肖運程等事項。事實上,有很多台灣的飲食習俗,都與24節氣有所莫大的關聯,例如:清明節吃潤餅、端午節包粽子、中秋節嚐月餅等,每一項都是華人社會特有的飲食文化。
「立冬」。立,建始也,表示冬季自此開始。冬為終了的意思,萬物收藏也,意指秋季農作物全部收曬完畢,收藏入庫,動物也已經藏起來準備冬眠。在過去農耕社會時代,人們整年都辛苦勞作,所以在「立冬」當天都會有「補冬」的習俗,主要的用意是犒賞家人這一年的辛勞,以「進補」增進身體元氣,調養精氣神,來抵禦冬天的寒冷,因此「立冬進補」的習俗觀念也延續至今。而在唐朝名醫孫思邈所著作的「千金翼方」中提到:「凡欲治病,先以食療,既食療不癒,後乃用藥爾。」直接表明了「藥補不如食補」的理念,也強調飲食養生的重要性。所以時至今日在台灣的社區街道中,隨處可見到琳瑯滿目的藥膳補湯,如:當歸鴨、麻油雞、羊肉爐、藥膳排骨湯等,每一道都是美味十足的經典美食。
但是必須反思的是,隨著台灣社會型態的改變,「立冬進補」的習俗似乎不能完全套用於現今。從過去台灣是個傳統的農耕社會,之後轉為以工業生產的社會型態,在那個時期的絕大多數的人們,平時辛勞於農業耕作或勞動工作,由於大量體能活動而熱量消耗多,故「立冬進補」所獲得的營養可以被代謝完,鮮少有補太多的負擔。而如今台灣已轉型成服務業社會,不但生活富足,飲食也不虞匱乏,日常飲食也吃得相當豐盛。況且大多數人的日常生活也大幅改變為靜態作息,由於活動量少,所以身體消耗的熱量不多,於是「立冬進補」有可能導致補過頭,反而是健康危害。因此「立冬進補」的飲食觀念,理應順應著社會型態的變遷,與時俱進的適度調整,才不至於淪落為落伍的習俗。
所以儘管「立冬」正當時令,也並非所有人都適合進補,藥膳補錯或補過頭,未蒙其利反而先受其害。若從營養師的角度看待「立冬進補」的飲食習俗,在此提出幾項飲食調整技巧,讓民眾可以「補的巧妙」,達到均衡、少油、低鹽、高纖的健康飲食訴求之外,又可以滿足立冬時令的過節氣氛,其建議如下:
一、吃藥膳時(如:薑母鴨、羊肉爐)應該多搭配葉菜類食材(如:高麗菜、青江菜)或是菇類食材(如:金針菇、香菇),以達攝取足量的膳食纖維。
二、應該將藥膳進補的羊肉、鴨肉、雞肉等食材,去除掉肥肉,動物皮等含油脂多的部位,減少攝取動物油脂。
三、減少喝湯的習慣。雖然藥膳熬煮的湯頭,口味喝起來濃郁香甜,卻含有不少的鹽分及油脂,對心血管健康影響甚大。如果難以抵擋美食的誘惑,建議就淺嚐幾口,滿足即可。
四、注意藥膳常見的沾醬及佐料(如:醬油膏、豆瓣醬、花生醬等),其含鈉量及油脂含量也都較高,提醒要酌量食用。
五、如果是患有糖尿病的民眾,則要注意挑選富含醣類的食材,若藥膳當中有根莖類食物(如:南瓜、玉米、芋頭、地瓜等等),則必須減少主食類的分量(如:白飯、麵條、冬粉),以維持血糖濃度穩定。
六、至於患有慢性腎臟病的民眾,建議應向醫師或營養師諮詢是否合適藥膳進補,以免造成腎臟負擔。
關於「立冬」時節的進補習俗,建議民眾也應該諮詢專業的中醫師,依照個人體質選用溫和清淡,又能補益元氣的養生藥膳為佳,千萬不可盲目的亂補,反而影響身體健康。
         
 
封面故事
看不見的隱形殺手「肺癌」無所遁形∼肺癌篩檢 LDCT 介紹
次世代基因檢測介紹
肺癌標靶藥物治療∼健保新藥 tepotinib
肺癌精準治療新利器∼抗體藥物複合體 (ADC)
醫學報導
羽球正夯∼簡介羽球相關運動傷害與新療法
心靈點滴
護理,始終是那連結的橋樑
中醫報導
您有自律神經失調嗎?中醫助您找回身心的平衡
養生文化村報導
養生村的路
兒童醫療
新生兒小下巴、顎裂、呼吸道阻塞 簡介「皮爾羅賓症候群」的新型手術療法
本月主題
肺癌診治新進展
焦點話題
惡性腦瘤的創新希望∼類病毒奈米載體與基因靜默
肩關節鏡術後復健新觀念∼提早復健可提早康復,回歸正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