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卷第四期 113年4月1日發刊
肺癌診治新進展
重獲新生,陪你走過這一路∼肺移植病人之心肺物理治療
◎林口長庚復健科物理治療師 萬美君◎林口長庚復健科系主治醫師 吳佩璇 校閱
只是距離5公尺遠的廁所,卻要花10分鐘才能走完;夜晚入睡時無法躺平,溺水般的窒息感,已經成為每日生活的一部分……對多數人來說,這樣的生活大概很難想像。肺部疾病末期的患者,除了在這樣艱難的方式生活,還有接受肺移植手術這個選擇。
然而這並不是條好走的路。與損傷嚴重的肺共存已久的病人,並不會因為術後肺功能改善,就能立刻恢復正常生活。這類病人在疾病末期,通常活動能力已經受限了幾個月、甚至幾年。走路走不遠、只能在房間裡行動的原因不再只是肺功能的限制,也來自周邊肌肉肌力與肌耐力的下降、長期用藥造成的肌肉病變、心肺功能不足等。術後復健有可能需要經過半年到一年的時間,才能將體能練到足以做家事、爬樓梯的程度。尤其當病人想要繼續工作以負擔家計、或是重拾以往喜歡的休閒娛樂活動,更是需要在復健上付出努力。
術前為了調整體能以面對重大手術,病人需接受一系列的心肺復健(有氧、肌力、呼吸訓練、功能性訓練等運動);術後當病情穩定,物理治療師會依病人生命徵象的穩定程度給予合適的心肺復健。術後隔天,可能就開始在床邊進行輕度的保護關節運動,並且指導咳嗽及呼吸的技巧以減低疼痛、促進氣道衛生,降低肺部併發症的風險。除此之外需要練習基本的坐床緣、站立、行走。術後病人身上接著多條管路,治療師會一邊確保管路的安全,一邊指導病人日常生活所需的轉位技巧。再進階一點會使用腳踏車、跑步機等器械鍛鍊病人的心肺耐力,讓病人的運動能力進步。這一切的從頭學習,都有物理治療師在旁陪伴與指引。
在復健科有句話:「醫學為生命增添歲月,復健為歲月增添生命。」這句話旨在說明,復健在於為病人增加生活品質。在家庭成員的愛與支持及長庚醫院肺移植團隊的照護與付出之下,讓病友原先不敢奢想的生活,再度成為可能。但是最大的掌聲,還是需要給這些一路努力苦過來的肺移植病友。
我喜歡鼓勵病人繼續從事他們生病前原先熱愛的活動,很多時候我們往往都小看了自己。你相信嗎?有一組由荷蘭的心、肺、肝、腎移植接受者所組成的隊伍,已經成功登上了非洲最高峰!我見過病友依賴氧氣好幾年,光要拿掉氧氣這個想法就令他害怕,也見過病人壓抑自己的情緒,不願讓自己表現出絲毫驚慌與害怕,只因自己是家裡的支柱;但是在一步一步的陪伴下,這些害怕終會慢慢散去。以前活動範圍只在客廳與房間的病友,與我分享全家踏青出遊照;又聽著另一個病友說,以前被家人照顧,現在換他們肩負照顧孫子的責任,陪伴他們長大。這些故事常常讓我感動,在心裡為他們辛勤的努力感到值得。
對這些肺移植病人來說,有能力再度為家人付出,是一件多麼美好的事!這些病友經歷無數個月的辛勤復健以及漫長的等待,即使過程辛苦,但現在他們是實實在在地重獲新生!
         
 
封面故事
看不見的隱形殺手「肺癌」無所遁形∼肺癌篩檢 LDCT 介紹
次世代基因檢測介紹
肺癌標靶藥物治療∼健保新藥 tepotinib
肺癌精準治療新利器∼抗體藥物複合體 (ADC)
醫學報導
羽球正夯∼簡介羽球相關運動傷害與新療法
心靈點滴
護理,始終是那連結的橋樑
中醫報導
您有自律神經失調嗎?中醫助您找回身心的平衡
養生文化村報導
養生村的路
兒童醫療
新生兒小下巴、顎裂、呼吸道阻塞 簡介「皮爾羅賓症候群」的新型手術療法
本月主題
肺癌診治新進展
焦點話題
惡性腦瘤的創新希望∼類病毒奈米載體與基因靜默
肩關節鏡術後復健新觀念∼提早復健可提早康復,回歸正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