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卷第十二期 107年12月1日發刊
兒童罕見神經系統疾病介紹
雲林長庚長期深耕公益∼2018年成立「社區健康照護中心」擴大服務範圍
◎雲林長庚管理部行政主辦 程淑芳◎雲林長庚管理部主任 林馰燁 校閱
73歲患有肝病帶原及多重慢性病的阿山伯與妻子居住在台西沿海村落,他們唯一的兒子則在台中工作。妻子病逝後,阿山伯開始過著形同獨居的生活,身形日漸消瘦,直到長庚紀念醫院團隊深入村落舉辦衛教活動發現了阿山伯,教導疾病定期追蹤的觀念,並聯絡院內「社區整體照顧體系A級單位計畫」的個管師到宅訪視關懷,亦協助申請長照2.0相關服務。現在,阿山伯每天都有熱食可以吃、家裡有照服員定期來幫忙打掃,身體狀況與居家環境也逐漸改善,阿山伯逢人就說,感謝長庚醫院在沿海村落提供醫療服務,還派人關懷他的健康及生活環境,讓他三餐得以溫飽、身體健康也有所改善,希望有更多人知道長庚醫院的社區服務,造福更多有需要的長輩。
雲林沿海鄉鎮留守村落的多為以農、漁、牧相關行業為生的長輩。早期因醫療資源缺乏而密醫盛行,常見全村共用針頭情形,造成居民世代成為B、C肝病毒的宿主。居民也習慣以香菸、檳榔作為工作提神之用,飲食重高鹽、高油、高糖,造成居民普遍為菸檳不離手的肝病帶原者,年長後演變為三高及肝病好發族群。
雲林長庚紀念醫院黃東榮院長表示,雲林長庚自2009年年底設立後,醫護服務團隊即一步一腳印深入沿海村落,努力翻轉居民長久以來的不良生活型態,落實「預防勝於治療」。從麥寮及台西鄉的各村為起點,透過創新「樂活健康」及「行動營養」課程,將慢性疾病防治、菸害、健康飲食等衛教講座以及血壓血糖檢測的保健服務等健康促進活動帶入社區,平均每年舉辦超過200場的社區公益活動,年平均服務超過14,000人次。其中,戒菸輔導與諮詢服務,戒菸成功率更達5成以上。
2018年雲林長庚紀念醫院更正式成立「社區健康照護中心」,編列超過上仟萬元預算,專責從事社區公益服務,我們的醫護團隊走遍沿海鄉鎮的村落,透過社區衛教講座、戒菸班、政府或地方團體大型活動醫療支援服務、偏鄉義診、幼兒園義診等,就近提供鄉民所需的社區公益關懷服務。今年度更擴大服務範圍,新增獨居老人關懷/陪伴就醫、長照A級計畫、五鄉疾病篩檢─肝炎篩檢三個社區服務項目,期能提供更完整的照護內容。
雲林長庚「社區健康照護中心」林馰燁主任表示,沿海地區較盛行三高疾病、B、C型肝炎與筋骨疼痛問題,因此安排了相關專科主治醫師帶團至崙背鄉、東勢鄉、褒忠鄉、四湖鄉及彰化縣大城鄉,辦理代謝症候群、肝功能及肝炎篩檢、骨質密度檢測等疾病篩檢服務,遇有檢查異常民眾,即主動電話通知,給予衛教關懷並進一步協助就醫。
此外,我們也結合四湖鄉公所居家服務中心進行「獨居老人醫療關懷服務」,由醫療團隊提供到宅診療、用藥、營養等諮詢服務並深獲好評,今年也擴大收案區域服務經濟弱勢的獨居長輩。針對失能長者或其它有長期照顧需求的鄉親,雲林長庚今年度也承接麥寮、台西、東勢、四湖鄉長期照顧「社區整體照顧體系A級單位計畫」,鄉民只要來電6915151轉2901,即提供服務專人到宅評估、申請與後續關懷服務。
有感沿海地區村落常見隔代教養的現象,為關懷學齡前幼童發展與健康,過去幾年雲林長庚也安排兒科主治醫師至麥寮、台西、東勢及崙背之鄉立幼兒園評估、關懷幼童身體發展狀況及協助轉介就醫服務。
未來,我們投入社區服務暨公益的腳步不會停歇,民眾可以在各活動中心、廟宇、三合院、柑仔店、夜市、公園等處,看見醫護服務團隊的身影,持續以行動與鄉親「搏感情」,將良好的健康生活模式傳達到每位在地居民的日常生活,用我們的醫療專業改善居民的健康品質。
         
 
封面故事
「格林-巴利」症候群
副腫瘤症候群∼多變偽裝的免疫性腦炎
女大提琴神童du Pre的多發性硬化症
睡美人症候群
根本沒有熊貓症
特別報導
警署長庚開先河 醫警合作護兒少
社服園地
活動花絮
心靈點滴
王院長二三事
飲食營養
冬至吃湯圓4種人 小心食用
健康老化面面觀
老年人常見的自主 神經系統障礙
兒童醫療
低體重新生兒 溫•心 接送情
本月主題
神經免疫療法大進步!
焦點話題
高雄長庚「永慶尖端 癌症醫療中心」開幕
雲林長庚長期深耕公益∼2018年成立「社區健康照護中心」擴大服務範圍
腰椎狹窄(骨刺)併滑脫無釘手術 85歲爺爺術後症狀大幅改善
下眼瞼下垂和外翻 重建手術告別悲傷眼神
桃園長庚無檳醫院的職場關懷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