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卷第十二期 107年12月1日發刊
兒童罕見神經系統疾病介紹
警署長庚開先河 醫警合作護兒少
◎林口長庚兒少保護中心主治醫師 葉國偉
107年11月2日,警政署與長庚醫院在警政署大禮堂召開「醫警合作守護兒少」聯合記者會,發表「醫警合作守護兒少方案」。當天,警政署長陳家欽偕同該署主任祕書鍾國文到場,長庚醫療財團法人王瑞慧董事長更率同長庚醫療體系決策委員會程文俊主任委員(兼任林口長庚院長)、林口長庚黃璟隆副院長(兼任長庚兒少保護中心召集人)蒞臨記者會,表達對這項合作的重視。並因應11月20日國際兒童人權日,藉著醫警同心守護兒少,向各界展現政府與民間共同保護國家幼苗、呵護社會弱勢的決心與成果。
此次醫警合作共同編印了「警政人員兒少保護手冊」,並拍攝「兒虐案件處理實境」教育訓練影片,為第一線接觸、處置兒虐事件的警察同仁刷新觀念並統一執行技巧,會中警政署長陳家欽更特別要求全體警察同仁能夠將心比心,及時阻止兒虐悲劇發生。王董事長致贈警政署工作手冊及教育訓練影片,陳署長則回贈紀念獎座及警徽紀念盒,雙方並頒發感謝狀予本方案工作團隊,由醫、警各6名代表受獎。此外,兒童權益促進協會、家扶基金會、台灣世界展望會等關注兒少福祉之民間團體也到場觀禮,共襄盛舉。
警政署長陳家欽表示,兒童是國家最重要的資產,守護台灣未來世代,生活在安全、沒有暴力威脅的環境中,是蔡總統的政見,亦為行政院「強化社會安全網計畫」之緣起。警政署與長庚醫院為配合「社會安全網」的建構,於本年攜手辦理研討會、編製兒少保護訓練教材及系列教育訓練影片,以強化員警兒虐案件辨識處理的敏銳度與專業能力;另醫警除持續落實兒少保護、高風險家庭通報及行方不明兒少協尋工作,以防患於未然,並將全面建立醫警專責窗口-由各直轄市、縣市警察局婦幼警察隊與長庚醫院、全國各兒少保護醫療中心及各大醫院建立聯繫窗口,即時掌握兒虐關鍵證據,發掘真相,讓施虐者無所遁形。
長庚醫療財團法人王瑞慧董事長表示,長庚醫療財團法人長期從「醫療」、「保健」和「關懷」三大主軸推動社會公益,近幾年察覺到國內兒虐案件層出不窮,以林口長庚為例,106年兒少保護通報案件509件。因此長庚投注經費,自去(106)年11月開始推動「兒少保護計畫」公益專案,責由林口長庚院長程文俊、副院長黃璟隆,結合長庚醫療體系內所有院區醫護、社工專業人力,盼以民間團體的力量協助政府,從治療照護、教育訓練與建立制度等面向,全力保護兒少安全,並且追蹤這些受虐兒,協助他們能回歸正常生活。
陳家欽署長特別指出,孩子的純真無邪是世間無價之寶,期待全民合力建構「社會安全網」,守護兒少安全。並以幾年前發生的一件街坊、警察、醫院、社工成功挽救幼童生命的兒虐案為例:「員警經由民眾熱心通報到場查看,雖父母拒絕員警入內,但員警鍥而不捨極力溝通,幾經協調進入屋內,赫然發現狀似沉睡的孩子,覆蓋在棉被下微弱的身軀滿身傷痕,經緊急送醫救回一命,醫師表示如果再晚半小時,這孩子恐怕就因為橫紋肌溶解症喪命了」。
警政署與長庚醫院共同呼籲民眾關懷社區鄰里,如發現兒童疑似受虐,務必立即撥打113或110,讓公權力與社會資源及早介入,全民共構社會安全網,守護兒少健康成長。
         
 
封面故事
「格林-巴利」症候群
副腫瘤症候群∼多變偽裝的免疫性腦炎
女大提琴神童du Pre的多發性硬化症
睡美人症候群
根本沒有熊貓症
特別報導
警署長庚開先河 醫警合作護兒少
社服園地
活動花絮
心靈點滴
王院長二三事
飲食營養
冬至吃湯圓4種人 小心食用
健康老化面面觀
老年人常見的自主 神經系統障礙
兒童醫療
低體重新生兒 溫•心 接送情
本月主題
神經免疫療法大進步!
焦點話題
高雄長庚「永慶尖端 癌症醫療中心」開幕
雲林長庚長期深耕公益∼2018年成立「社區健康照護中心」擴大服務範圍
腰椎狹窄(骨刺)併滑脫無釘手術 85歲爺爺術後症狀大幅改善
下眼瞼下垂和外翻 重建手術告別悲傷眼神
桃園長庚無檳醫院的職場關懷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