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卷第十二期 107年12月1日發刊
兒童罕見神經系統疾病介紹
王院長二三事
◎林口長庚大腸直腸外科主治醫師 葉建裕
2018年11月12日早上8時,王正儀院長病逝於林口長庚紀念醫院,享年73歲…
1991年,我有幸成為王院長跟診及住院醫師來向他學習,當時一個診掛號超過100號是常事,手術量也是全台同科醫師最多的,但是他看診從不馬虎,我記得有一位60多歲男性初診病人,因為肛門出血來院求診,我先作完指診及直腸鏡,報告院長可能是痔瘡,院長例行性再作一下指診,覺得薦椎前似乎有隆起,便安排電腦斷層,後來確診為薦椎前腫瘤(chordoma),幾年後,我的經驗也多了,才了解到作這樣的診斷有多難。因為20多年來,我從來沒能自己摸出一個chordoma,這種病人很少,幾乎都是已確診,轉診過來的。
院長看病的另一特色就是,他從不推辭別的醫師產生併發症的病人,這在大部分的醫師都是很難作到的,尤其是一個不收紅包的醫師。
有一次,我做大腸鏡切完一個瘜肉,結果病人一直流血,弄了好幾個鐘頭才好,我有一點推諉卸責,抱怨病人有吃抗凝血藥事先卻不告知,清腸準備也不夠乾淨…等等,院長特別停下手術,轉身跟我說:這部分你不該怪到病人身上,當時令我感到窘迫與汗顏。還有一次,一個別的醫師的病人要指定給院長開刀,後來又決定不轉床了,院長還是叫我去關懷病人,看看病人胖不胖、腫瘤位置如何,然後下結論說這個腫瘤算好開,不找他開也可以。
當院長的親朋好友有病痛找他時,他總是認真的幫他們找醫師,在他們猶疑不決時,更是幫忙作決斷,從不擔心萬一情況不如所願會被埋怨。
之後,院長的行政長才被肯定,先後擔任嘉義長庚及林口總院的院長,雖然人生的重心有些微的改變,行政工作漸漸多於臨床醫療工作,但在我心中,院長永遠是那個認真、技術高超,永遠是那位站在病人立場著想,讓人敬佩的醫師。
         
 
封面故事
「格林-巴利」症候群
副腫瘤症候群∼多變偽裝的免疫性腦炎
女大提琴神童du Pre的多發性硬化症
睡美人症候群
根本沒有熊貓症
特別報導
警署長庚開先河 醫警合作護兒少
社服園地
活動花絮
心靈點滴
王院長二三事
飲食營養
冬至吃湯圓4種人 小心食用
健康老化面面觀
老年人常見的自主 神經系統障礙
兒童醫療
低體重新生兒 溫•心 接送情
本月主題
神經免疫療法大進步!
焦點話題
高雄長庚「永慶尖端 癌症醫療中心」開幕
雲林長庚長期深耕公益∼2018年成立「社區健康照護中心」擴大服務範圍
腰椎狹窄(骨刺)併滑脫無釘手術 85歲爺爺術後症狀大幅改善
下眼瞼下垂和外翻 重建手術告別悲傷眼神
桃園長庚無檳醫院的職場關懷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