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卷第四期 107年4月1日發刊
停止兒少虐待 你我責無旁貸
不當管教與兒童虐待的界線在哪?
◎東吳大學社工系兼任講師 王美恩
若把兒童虐待界定視為從黑到白的光譜,屬於「黑色」的兒童虐待案例,像是家庭內的亂倫、照顧者吸毒酗酒無法戒斷、長期毆打孩子成重傷和致死等狀況。此類加害人多是患有精神或心理上疾病,需要專業協助治療,而所觸犯的犯罪行為則須負法律責任,認定為兒童虐待是無庸置疑的。
而光譜上灰色地帶通常是家長的「動機」不是加害兒童,發生的狀況往往是面對孩子難以掌控的脫序行為,因為缺乏育兒知能,加上情緒失控,導致責罰失手形成孩子身心上的傷害,其傷害程度符合兒虐指標,若結果是符合兒童虐待指標,沒有灰色地帶,但何以兒保單位要考量「動機」,而認為是不當管教?
許多慈祥有愛的父母,當孩子脫序哭鬧、無法溝通又遇到自己疲累缺乏耐心的時候,也會開玩笑地說能夠體諒兒虐父母崩潰的心理狀態了。當然若能夠用開玩笑表達自己的情緒,表示理智還能控制自己,不會對孩子作出傷害的行為,而許多容易情緒失控出手過重變成管教過當的家長,多已是本身長期深陷婚姻失和、經濟壓力或缺乏社會資源等因素所致。
孩子「脫序」的原因,可能是長期生活在不穩定的環境,如:父母「跑路」,屢換居所而缺乏安全感、日常基本照顧,如:三餐不定,營養衛生不足的疏忽造成生理上不適、情感總是被冷漠對待,如:缺乏心理上的同理慰藉而沒有存在感;或是孩子本身有特殊狀況,如:過動傾向的孩子等,孩子最後只好用「脫序」來表達需求,但父母自己已無能量和能力了解孩子的需求。
針對明顯位於「黑色」地帶的兒虐案,完善的兒童保護制度一定會評估人身安全,立刻安置受虐兒童,安排寄養家庭或育幼機構提供適當的照顧,以及修復心中的創傷。
若是單親家長忙於工作,將幼小孩子獨留家中,構成兒虐中「疏忽」指標,或是過動孩子在學校屢犯校規,父母嚴厲體罰,孩子身上常有紅腫傷痕,符合兒童虐待指標,若判為兒童虐待,甚至將孩子帶離將其安置,這樣對孩子和家庭長遠發展而言,是符合「兒童最佳利益」的處理方法?
兒虐指標有文化差異
華人教養兒童「不打不成器」的管教方式,常經不起美國兒保標準審核。曾有報載台灣父母帶著兒女至美國旅遊參加夏令營,因為8歲兒子調皮,父親就用手心打了孩子屁股,旁邊的美國人目睹後立刻撥打電話通知兒保單位,社工人員到場後決定先帶走孩子安置,後來請律師出庭說明,法官才認定是文化差異將孩子歸還父母。
不同社會有教養文化的差異,在公眾場合打孩子屁股,有損孩子尊嚴,或是責備孩子用高分貝威脅口吻說:「你再不停止,給我試試看,我就把你的玩具丟掉!」這些在多數西方國家是符合心理精神虐待的行為,但在我們的社會文化則是常見的狀況。西方人對兒童保護的標準(不論是生理、心理),對台灣的父母而言,很多是「高標」的要求,而父母本身若在打罵教育環境下成長,又沒有接受過親職教育、兒童發展相關知識,實在很難期待他們會往「高標」的方向進步。
需要「協助」,而非「標籤」
在灰色地帶的兒虐案,父母親需要的是「協助」,而不是單有「懲罰」。因此兒保人員會為管教過當的家長提供「家庭維繫服務」,提升親職知能、引介社會資源、改善生活衛生品質等,讓家庭可以有較良好的功能,孩子與父母關係的連結可以穩定發展。從哇哇墜地來到世界,孩子認定生下他的父母就是生命中的「重要他人」(key person),對內在安全感和自我價值感具有巨大影響力。許多研究報告皆指出安置中的孩子還是渴望回到父母親身邊,與自己家庭有連結依附感,才能降低他們的憂鬱與焦慮。
美國的研究指出,安置的孩子內心有更多的無助感與焦慮,也常歸咎自己造成家人分離。他們的情緒與行為偏差比起一般兒童多出3~6倍,且長期缺乏安全感、具有低自尊、憂鬱、課業落後等特質,因此美國政府興起審視兒保安置機制的省思,在灰色地帶的兒虐家庭需要的是親職協助與社會資源,而非冠上兒虐之標籤而帶離兒童。
兒童保護體系首要工作是救援在兒虐光譜上「黑色」的家庭,處於灰色地帶的父母需要「充權」,給予他們重新站起來的力量,貼標籤反而減少自信,增加他人對其的偏見。
透過教育與社會資源的協助,讓「灰色」的家庭往「白色」靠攏邁進。而優質的親子互動能力要從高中職的教育體系開始培養,讓整體社會兒童人權標準達到「高標」,自然形成社會集體監督,減少兒童隱形的心理傷害,讓台灣成為實質的兒童天堂。
         
 
封面故事
兒童虐待的相關研究
認識兒童虐待的類型後遺症
不當管教與兒童虐待的界線在哪?
不可忽視的「兒童死因複審」制度
受虐兒少的心理評估與治療
你、我都是孩子的守護者
新聞紀要
關懷偏鄉~長庚醫療財團法人捐贈350套氣墊床
醫學報導
披衣菌與婦女生殖健康
特別報導
斜倒危樓的救援任務中感謝有你~花蓮地震救災紀行
寒冬雨夜餘震不斷~長庚災難醫療團守候災民協助醫療救援
善用心理急救四步驟 協助地震災民有方法
社服園地
活動花絮
心靈點滴
可以聽聽我的心嗎?
病人安全
當智能化裝置導入病房~我很滿意!
飲食營養
清明食潤餅~熱量知多少
愛無國界
肝豆症青年來台喜獲新生
本月主題
兒少虐待零容忍~長庚兒少保護中心的社會責任與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