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愛到家∼優質居家護理服務 |
 |
◎林口長庚護理部部主任 朱宗藍 |
 |
 |
 |
應慢性病及長期照護個案有持續性醫療照護需要,林口長庚於84年4月成立居家護理所,提供長期照護個案能在自己的家,繼續接受專業的醫療照護。 一、什麼是居家護理? 居家護理服務主要以個案照護需求為導向,由居家護理師至個案家中提供專業性護理服務,包含各種導管(氣切管、胃管、尿管)更換、傷口照護、身體檢查評估、指導個案與照顧者照護技能及協調各專業人員共同參與個案照護,提供持續性、完整性及個別性的醫療服務,維持個案最佳功能狀態及預防疾病的擴展。 二、居家護理可以提供哪些醫療服務? 本院居家護理所醫療團隊人員皆受過完整的長期照護專業訓練,團隊成員包含醫師、營養師、藥師、復健師、社工師、感控師等,並依個案需求至家裡提供跨專業的完整照護,本院的服務類型有三種:一般居家、安寧居家及早產兒居家,以下為各位介紹我們的服務內容。 (一)一般居家護理服務 一般身體檢查與評估; 疾病照護衛教; 藥物服用指導; 營養評估及指導; 深層傷口照護; 各類管路更換與照護指導,含:鼻胃管、導尿管、氣切造口、腸道造口、膀胱造口等; 指導照顧者照顧技能; 居家環境安全評估; 指導醫療儀器使用與保養。 (二)安寧居家護理服務 一般身體檢查與評估; 疾病照護衛教; 藥物服用指導; 營養評估及指導; 深層傷口照護; 各類管路更換與照護指導,含:鼻胃管、導尿管、氣切造口、腸道造口、膀胱造口等; 居家環境安全評估; 指導醫療儀器使用與保養; 提供安寧完整的身、心、靈評估及個別性醫療措施; 輔導個案及家屬面對死亡,達到生死兩相安的境界。 (三)早產兒居家護理服務 一般性居家照護指導,包括身體清潔、母乳哺餵及奶量增加原則、預防接種時間與注意事項等。特殊性居家照護指導,包含口胃管照護、血氧濃度評估、胸腔物理治療注意事項、溢奶、吐奶特殊狀況處理原則、氧氣導管及氧氣製造機使用注意事項,以減輕早產兒父母的焦慮,讓早產兒健康長大。 照顧長期慢性個案不論是人力、物力、財力或精神,都是一大負擔,為減輕照顧者負荷,居家護理師會依個案需求提供政府單位、民間團體等相關社會資源,如衛生局喘息服務、創世基金會或華山基金會等,以便個案獲得更多元服務,並減輕照顧者負荷。 三、哪些人可申請居家護理服務呢? (一)依衛生福利部中央健保署規定 申請一般居家護理必須符合以下條件: 個案僅能維持有限的自我照顧能力; 有明確之醫療與護理服務項目需要服務; 罹患失能疾病需長期照護的個案或出院後仍需醫療護理照顧的個案。 申請安寧居家護理必須符合以下條件:經兩位醫師診斷疾病末期,病情不需住院治療之個案且有醫療照護需求者。 (二)財團法人台灣早產兒基金會規定 申請早產兒居家護理必須符合以下條件:該早產兒出生體重 ≦1500gm,且經醫師評估情況穩定但需居家護理服務者,由本院向早產兒基金會提出服務費用申請。 四、本院居家護理服務路段包含哪些範圍? 林口院區居家護理服務範圍,以居住地點距離本院單程車程30分鐘以內可到達之地區為主。目前服務範圍: 1.台北市—中山區、松山區。 2.新北市—林口區、泰山區、五股區、新莊區。 3.桃園市—龜山區、桃園區、蘆竹區。 五、如何申請本院居家護理服務? 住院個案:經醫療團隊評估後,醫師指示照會轉介護理師聯絡居家護理所評估是否符合收案條件。如果符合,居家護理師會向個案或家屬說明服務頻率、服務內容、項目、收費標準及雙方權利義務,經個案同意簽立合約書,始得接受居家護理服務。 門診個案:可以透過門診醫師評估後,照會轉介護理師聯絡居家護理所評估是否符合收案條件。如果符合,居家護理師會向個案或家屬說明服務頻率、服務內容、項目、收費標準及雙方權利義務,經個案同意簽立合約書,始得接受居家護理服務。 早產兒個案:經醫療團隊評估後,醫師指示照會轉介護理師聯絡居家護理所評估是否符合收案條件。如果符合,居家護理師會向家屬說明服務內容、項目,經家屬同意,於出院後一星期內安排居家護理服務。 六、居家護理服務需要付費嗎? 一般居家護理及安寧居家護理:由衛生福利部中央健保署給付費用,個案僅需負擔掛號費、部分負擔及護理師車費,具有相關福利身分者,如低收入戶、殘障手冊、重大傷病、榮民證明者,另可依本院公告再減免掛號費及部分負擔費用。早產兒居家護理:由本院向財團法人台灣早產兒基金會提出服務費用申請補助,民眾不需負擔任何費用。 七、請問居家護理訪視的時間及次數? 本院居家護理訪視時間為週一至週五8:00至16:30,其他時間則可以電話聯絡居家護理師尋求專業諮詢,而訪視次數則依衛生福利部中央健保署規定的每月訪視次數提供居家護理服務。 透過居家護理師實際到家中提供個案身體評估、技術性護理服務、照護衛教指導,若能配合正確的照護方式,確保管路留置的安全,可以減輕家屬照顧負荷及有效提升居家照護品質。 八、如何照顧居家留置鼻胃管病人? 照護鼻胃管的注意事項,包括: 1.灌食前,需將 |
 |
|
 |
|
|
|
 |
封面故事 |
 |
 |
新聞紀要 |
 |
 |
醫療時論 |
 |
 |
養生文化村報導 |
 |
 |
病人安全 |
 |
 |
飲食營養 |
 |
 |
白話醫學 |
 |
 |
長庚健康影音館 |
 |
 |
兒童醫療 |
 |
 |
增刊目錄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