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生進補正當時∼冬令食材聰明選擇 |
 |
◎林口長庚營養治療科營養師 謝宜珊 |
 |
 |
 |
國曆11月的時序已進入了冬季,傳統二十四節氣中的「立冬」與「小雪」也正在此時,民間習俗以「立冬」代表冬天的來臨。由於秋、冬季節交替影響,氣候逐漸轉為陰冷潮濕、寒意漸重的天氣。古人認為冬天氣候寒冷,需要補充營養,因此在「立冬」這一天,一般家庭多會烹煮各式養生料理、燉品來補充能量,也就是所謂的「補冬」。「補冬」的目的,在於運用各類食材的食補特性透過飲食調養,進而提升免疫力以抵禦風寒入侵,並順應冬寒時節氣候變遷,所引起的各種身體變化與反應。 台灣是個寶島,四季各有不同具鮮甜滋味並富含「植化素」的蔬果可提升身體免疫力。尤其到了冬天,具抗癌效果的十字花科蔬菜如:蘿蔔、花椰菜、高麗菜、包心白菜等,質優價廉;各類不同品種的番茄,富含花青素的茄子等蔬菜,與黃澄澄的柑橘、柳丁等各式水果,正值盛產;玉米、栗子、地瓜等全榖根莖類食材,也是點綴餐桌、照顧一家大小營養需求的當季好食材;因此藉由古人傳承的養生智慧,搭配當季的良好食材及適當的飲食習慣來養生是再好不過的。 台灣因地處亞熱帶,農產富饒,因此在冬天常見有許多五顏六色的特有蔬果食材,不僅含有多種的維生素、礦物質及纖維素,更富含「植化素」等營養元素。「植化素」是植物中含有的天然化學物質,主要來自於蔬果中的天然色素,是植物的免疫系統,因此能讓蔬果、植物呈現活力、健康的「植化素」,被食用後同樣也可在人體發揮作用,增強防癌、免疫及抗氧化等,以保護身體健康。 由於冬天氣候較為寒冷,因此在提升免疫力的同時,建議可多選擇當季且富含水分、維生素和膳食纖維之蔬果,以改善季節變化所引發的身體症狀,根據冬季飲食的特點來養生,進而降低外在環境及疾病的威脅,將有助於身體抵禦接續而來的冬寒。以下列舉幾項具有冬天代表性的特色食材,以及節令蔬果中的營養價值提供大家參考。 蘿蔔 蘿蔔是秋冬當季的時令食材,白蘿蔔含有多量的維生素C與膳食纖維,也含有少量辛辣嗆鼻風味的芥子油及澱粉脢,可幫助消化。另也含有豐富的維生素C與微量的鋅,可加強人體免疫功能,膳食纖維有助於腸胃消化,減少糞便在腸道停留的時間。 栗子 栗子是秋、冬季時令的風味食品,香甜可口,素有「乾果之王」的美譽,雖具有堅硬的外殼,但因含碳水化合物的含量較高,故屬全榖根莖類食物,能供給人體較多的熱量,可做成糕點、菜餚或煮粥食用。栗子營養豐富,果實中含醣類、蛋白質,還含有鈣、磷、鐵,亦含有纖維素和維他命B群,可以預防便秘及有助身體利用能量,是一個健康的秋冬小點。但要注意的是,栗子的熱量不低,所以須注意攝取量。另外,因栗子碳水化合物的含量高,糖尿病人士亦要注意攝取量,以避免影響血糖。 蕃茄 蕃茄於唐朝時由西域傳入中國,含有茄紅素、β-胡蘿蔔素、維他命C多種天然抗氧化物,其中茄紅素是蕃茄中關鍵的營養成分,是一種抗氧化劑,其抗氧化能力是β-胡蘿蔔素的2倍、維他命E的100倍,可以減少自由基對身體的傷害,預防細胞受損,並可預防癌症及老化現象。因愈紅、愈熟的蕃茄所含的茄紅素愈多,因此在選購上,可多多考慮較紅的蕃茄;在烹調方面,因茄紅素本身為脂溶性的植化素,和油脂同時烹煮更容易被人體吸收;而另一方面加熱的過程中,會導致細胞壁的破壞,使得茄紅素更容易釋放出來。 茄子 茄子含有多種天然抗氧化營養素,營養價值高,在古代是專供皇帝食用的長壽菜,因此有「長壽蔬菜」之稱。有著紫色外表的茄子,富含天然的抗氧化劑「花青素」,能穩定細胞膜構造,來保護動脈與靜脈的內皮細胞避免遭自由基破壞,含有膳食纖維及皂 ,有助於降膽固醇,而紫色的外皮也含有抗自由基的多酚類化合物,因此吃茄子也要吃皮,否則將富有營養價值的皮給去除了,也品嚐不出茄子的真實味道。 花椰菜 花椰菜屬於十字花科蔬菜,富含維生素C,能抗壞血栓,並含有β-胡蘿蔔素、異硫氰酸鹽、 等含硫植化素,皆是對身體有幫助的抗氧化劑,具有抗癌效果。由於花椰菜富含纖維素,質地較為堅硬,但隨著烹煮的時間增加,纖維受加熱影響會更加軟化,對於牙齒不好的長者有助咀嚼,同時也有助於排便的順暢。 玉米 玉米是具有多元身份的食材,玉米細小幼嫩的果穗,稱為玉米筍,屬食物分類中的是蔬菜;而成熟的玉米則屬於全穀根莖類;因含有多種營養素,目前已成為新興的抗氧化明星,其中紫色玉米具有花青素可以消除體內自由基;同時玉米所含的胡蘿蔔素,被人體吸收後能轉化成維生素A,玉米黃素,可以呵護眼睛,對抗眼睛老化;植物纖維素可幫助腸道內廢物的排出;而有利尿消水腫的功效的玉米鬚,日常生活中也常見有民眾煮水飲用。 自古以來我們就是一個注重飲食養生的民族,「民以食為天」的觀念深植於人民心中,無論是平日飲食上的「食養」講究,還是一年四季不同的時令「進補」,這些傳統保健觀念反應了古老的養生智慧早已融入我們的生活之中。飲食養生雖是傳統的保健觀念,但若以現代的營養科學觀來說明古人的養生智慧及內涵,其主要的目的,是藉由飲食養生來維持與提升身體的免疫力,進而降低外在環境及疾病的威脅,因此在進行傳統養生方式的同時,應注入現代的營養科學觀念,來達到冬令「食養」、「進補」的真正內涵。 |
 |
|
 |
|
|
|
 |
封面故事 |
 |
 |
新聞紀要 |
 |
 |
醫療時論 |
 |
 |
養生文化村報導 |
 |
 |
病人安全 |
 |
 |
飲食營養 |
 |
 |
白話醫學 |
 |
 |
長庚健康影音館 |
 |
 |
兒童醫療 |
 |
 |
增刊目錄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