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仙塵爆那晚∼長庚醫護徹夜未眠 |
 |
◎林口長庚管理部 林淑惠◎林口長庚護理部督導 沈永釗校閱 |
 |
 |
 |
6月27日的八仙樂園,數百名紅男綠女青春洋溢的彩虹趴,本該屬於仲夏夜的周末歡愉,隨著粉塵爆炸使得樂園瞬間變成火海煉獄,隨後百輛救護車與消防車急如星火的響笛,驚破夜的寧靜,從八里沿著台15線、台64線等道路,十萬火急從北到南駛向七個縣市,43家醫院。 林口長庚的急診,瞬間如潮水般湧入塵爆燒燙傷病人,全院「333動員」廣播讓全院醫護繃緊心弦,救護車一輛輛開進醫院,患者的燒傷面積從百分之十幾到百分之八九十不等,燒燙傷病人對先前的粉塵火光仍是餘悸猶存,全身因疼痛而不斷顫抖、哀嚎。 熱血醫護的八仙塵爆洗禮 林口長庚整形外科加護病房黃惠珠護理長回憶:「事發當晚,由於我當天要上大夜班,本想小歇一下。接到電話後,馬上請先生開車送我到醫院,整形外科燒燙傷專責的督導及五位護理長全數到現場支援,病人一個接一個從急診送上加護病房。只見許多病人身著比基尼泳裝或泳衣,全身覆蓋濕紗布,他們又冷又痛,心有餘悸,一直顫抖。醫護人員先為他們水療、擦洗傷口再包紮。原本燒傷中心總床位只有28床,卻在瞬間湧入40多位八仙塵爆病人,因為要讓每位病人在最短時間內,從急診轉上加護病房或病房,醫護人員忙著替傷者換藥,一床接一床。整個醫院幾乎是全體總動員」。當晚,長庚醫院急診及加護病房的同仁徹夜未眠。 黃惠珠護理長有燒燙傷病房7年的經驗,突如其來湧入大量燒燙傷病人,也是她從未見過的景象。「一夕間,為因應八仙塵爆病人,整形外科加護病房馬上變身為燒燙傷加護病房照護燒燙傷患者,院方緊急調度人力前來幫忙,全院都因此緊急動員;器械包盤、布類品也是趕緊消毒備料,充分補給傷患救治之物資,院方光是臨時採購供燙傷使用的耗材就高達上千萬。」 那晚,大家同心合力幫病人度過最難熬的一刻,每個人忙到腰酸背痛卻沒人喊累。黃惠珠護理長早在半年前就安排6月30日要赴美探親,結果忙到連7月5日周日原本有排休,也無法休假。每天念茲在茲的是如何提高團隊士氣與戰力,隨時為傷患與同仁提供醫療與服務。 公而忘私的見證 黃惠珠護理長說:「醫護的主要任務是照顧病人,在忙得不可開交時,沒留意到家屬的需求。很感謝家屬的提醒,我們把抱怨都當作是正向的激勵。剛好在處理這些重症病人時,正好遇到我因是否要取消美國之行而天人交戰。」 「那時幸好有護理長團契,有傳道要為我祝福禱告,還記得那天工作很忙,夜晚下班時,我仍想聽聽神的旨意?祝福禱告後的那天晚上,我決定留下來和護理姐妹們併肩作戰,先生說若這幾萬元的違約金,能讓我們的孩子學習甚麼是責任,那也是值得的。80歲遠在美國的公公和孫兒已十年未見面,雖然他們都很期待這趟全家團聚,但我兒子很懂事,他完全讓我自己做決定。」 「隔天清晨,我寫了封短信,在Line群組中,告訴組員們護理長會留下來陪大家一起奮鬥,我心想在醫院與傷者最需要我的非常時期,我一定要留下來。」 醫院貼心的員工關懷 「醫院很體諒我們醫護人員,知道我們忙不過來,就主動供應三餐,醫院的細羅平安社歷來著重員工關懷,也送炒青菜及熱湯為同仁補充體力與精神支持,進餐時再播放點輕音樂,讓組員在輕鬆愜意的氛圍下舒緩緊張情緒。經歷八仙塵爆事件的洗禮,每個人都成長了,也增進對醫院的向心力,在在感謝全院各單位在人力及物力的支持。」黃惠珠護理長語帶欣慰的說。 向醫護致敬 一床忙完,還要接著下一床,醫護人員忙著替傷者開刀、清創、換藥,全台醫護人員齊心投入治療行動。外科醫師日以繼夜忙到沒有時間休息,身為護理人員,還扮起溫柔的天使,緊握病人的手,給病人即時的溫暖和激勵,希望能將力量透過溫熱的手心,讓病人的疼痛得以減緩。 每天1到2次,每次至少半小時以上的換藥工作,讓不少曾在醫院服務過的醫護人員,擔心院內的人力不勝負荷。許多已離職開業的整形外科醫師及護理人員,自願回娘家當醫療志工;有人利用休假,有人向老闆請假;有燒燙傷換藥經驗的護理人員自發性的組成換藥小組,傳授經驗;大家同心協力,犧牲奉獻,熱血救人的精神,為這起不幸意外的塵爆陰霾,點起一盞希望明燈。 時間無法倒流,意外悲劇無法避免;但是,請別怕,愛可以彌補傷痕,哪裡有需要,醫護救死扶傷無私付出的身影與精神永遠與病人同在。 |
 |
|
 |
|
|
|
 |
封面故事 |
 |
 |
新聞紀要 |
 |
 |
醫療時論 |
 |
 |
養生文化村報導 |
 |
 |
病人安全 |
 |
 |
飲食營養 |
 |
 |
白話醫學 |
 |
 |
長庚健康影音館 |
 |
 |
兒童醫療 |
 |
 |
增刊目錄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