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卷第十二期 98年12月1日發刊
減重專刊
糖尿病童媽媽的願望
◎林口長庚社服處社工師 王思雅
我的兒子有第一型糖尿病,現在在加護病房治療,
我兒子會變成什麼樣子?
沒有胰島素不能維持生命嗎?
他能跟一般小朋友一樣跑步、運動嗎?
飲食方面該如何照顧?
父母親的心態該如何調整?
每個父母總是希望自己的孩子是健康的。當父母們乍聽到自己的孩子罹患糖尿病,需要打針一輩子時,那心情卻是難以言喻的。
「小智」在5歲時診斷罹患第一型糖尿病,當時幼稚園老師發現小智有「三多現象」,請小智媽媽帶小智去看醫生。到檢驗所檢查時血糖值已經500多了。地區醫院的小兒科醫師說:「打針就好了!」,小智媽媽問:「打多久?不用住院檢查嗎?」,地區醫院醫師說:「他是糖尿病,要打針一輩子,不用住院」,當下小智媽媽的眼淚不聽使喚的流下,馬上轉診到本院急診,小智隨即轉入「加護病房」,小智媽媽的心頭又一次重擊,小智在裡面扎針哭泣時,媽媽在門外流淚。每當小智媽媽回想這記憶,心總是不免再傷痛一次。
小智媽媽開始改上半天班、專責照顧小智,因為「兒子的健康,是金錢買不到的。」但血糖值並不如預期地好控制,每天吃一樣的食物血糖值也不同,為了避免高血糖的併發症與低血糖的生命危險,小智媽媽無時無刻不替小智擔心。
現在小智14歲了,在小智血糖控制、學業有進步時,小智媽媽能用鼓勵的方式,滿足小智心靈上對食物的慾望。另外,小智媽媽也配合本院醫療團隊所安排的心理、醫療課程,定期參與家屬聯誼會,與其他病童、家長交流照顧意見,小智媽媽的心情也變得開朗。小智媽媽說:「我們小智與一般小朋友是一樣的,只是身體器官少了胰島素,只要每天幫他們定時補充就可以了!」小智媽媽心中最大的願望是小智在這樣的疾病下,仍能快樂地成長、學習。也許醫療上所投注的金錢是增加的,也許飲食控制和針劑施打是長期的,「如果我們家長不能笑臉迎向他們,又怎能期望他們心情開朗的生活呢?心情好與運動也是可增加胰島素的!所以每天逗他們大笑吧!我們家長看著他們笑,我們自己心情也會很好,何樂而不為呢?」轉個念頭,小智媽媽的心情也跟著不一樣了!
         
 
封面故事
青少年肥胖問題不容忽視
衣帶漸寬終不悔 談物理治療與減肥
少吃 多動 成功終結肥胖
病態性肥胖的手術治療
雷射溶脂
新聞紀要
基隆長庚王創辦人永慶先生追思紀念活動報導
家暴防治暨人口販運防治研習會報導
因為有您在 慈心滿滿愛
亞太消化醫學週(APDW)會議圓滿落幕報導
醫療時論
從狂牛病到庫賈氏病瞭解普利昂疾病
特別報導
臺灣北長庚醫師聯誼協會
飲水思源紀念王創辦人永慶先生研討會紀實
社服園地
本院員工減重班 減重達人經驗談
糖尿病童媽媽的願望
心靈點滴
為生命奮戰的人 該是什麼模樣
嘉義院區報導
糖尿病病友外出旅遊注意事項
養生文化村報導
未來退休生活的選擇長庚養生文化村紀實
讀者投書
與糖小鴨俱樂部的第一次相遇
病人安全
病人安全停看聽
增刊目錄
淺談義乳
高雄長庚肺癌病友會紀實
關於恐慌症,你想知道的幾件事
月長圓•身長健•人長壽 98年度嘉義長庚中秋音樂晚會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