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卷第十二期 98年12月1日發刊
減重專刊
飲水思源紀念王創辦人永慶先生研討會紀實
◎林口長庚心臟內科副教授級主治醫師 柯毓賢 林口長庚健診中心主任 長庚大學醫學院人文及社會醫學科主任
紀念王創辦人永慶先生辭世週年,本院於98年10月30日週五上午在復健大樓第一會議廳舉辦「飲水思源–王創辦人永慶先生學術研討會」。本研討會以醫院管理為主軸,紀念王創辦人永慶先生創立本院對台灣醫療發展的貢獻。
研討會由陳昱瑞主委開幕致詞。陳昱瑞主委指出,本院同仁懷念王創辦人這位巨人對醫療的貢獻的同時,不僅要引以為傲,更要將本院發展的歷史與王創辦人永慶先生的理念和實踐的事蹟,著實地了解與記錄。如何發揚光大王創辦人永慶先生及本院的精神,讓台灣與全世界都知道,將是我們未來重大的責任。
行政中心龔文華主任接著就「長庚體系的企業文化和貢獻」表示,王創辦人永慶先生最早由私人企業捐資設立財團法人醫院,絲毫沒有營利的動機,純粹為服務更多病人。本院自1976年12月開辦迄今,第一個十年啟動台灣醫療環境,引進企業管理於醫院經營,改革醫療風氣,增進平民就醫機會與方便性,擴大醫學畢業生就業與醫學訓練機會,因而激勵政府重視醫療,斥資擴建大型公立醫院。第二個十年帶動民營企業相繼投入,推動保險支付制度合理化,不論公私立醫療機構均採長庚管理模式。第三個十年帶動整個醫療產業之臨床服務競爭與研究發展,使台灣醫療臻國際水準。長庚體系並繼續擴充嘉義等急性醫療規模,完成慢性醫院、護理之家、養生文化村創設,建構完整醫療照護體系,發展整合性醫療服務,開創廈門長庚醫院,服務海峽對岸的民眾。本院所實施之各項醫療創新改革措施,成為台灣醫界共同遵行的法則,對構成台灣醫療體系的政府、保險、醫界,均產生良性互動和影響效果。
吳德朗最高顧問以「長庚體系的核心價值」為題指出,1977年夏天,王創辦人永慶先生表示,他辦的長庚醫院是一家非營利性的醫院,醫院若有盈餘,繼續用於醫療福利事業;本院服務的對象是一般老百姓,特別是台灣的中低收入戶;本院將運用企業管理的方式提高效率,降低成本,以擴大服務面。30年來,本院發展出「勤勞樸實」、「人本濟世,病人優先」、「取之於社會,還之於社會」、「一點一滴,追根究底,止於至善」、「天下沒有不可能的事,也沒有簡單的事」、「要做就要做最好的」的機構文化。回顧創院之初,長庚以心臟內外科取勝,第二個十年在肝炎的研究及肝臟移植的研發傲視群倫,最近十年則於整型外科的成就,已成世界級的訓練中心,最近於臍帶血的移植,亦有傲人的成果,這些成果都是長庚核心文化的具體表現。
張昭雄前校長闡述「勤勞樸實與創新」,以「己溺人溺,創設長庚」描述王創辦人因其先翁王長庚先生患「腹痛」就醫,在急診處腹部絞痛終日,醫師束手無策,眼睜睜看著王長庚老先生痛苦過世,乃立志有能力時要辦一所高醫療水準,但人人可以負擔得起的醫院。並以「嚴以律已,光輝人性」形容王創辦人永慶先生堅信「性相近,習相遠」,興學不遺餘力,先培養學生「品格」,以「勤勞樸實」為基礎,自己身體力行為師生之表率。王創辦人永慶先生生活節儉,但助人手筆之大從未歇手,如免費協助長庚護專、明志工專原住民學生、捐助大量電子耳、肺炎鏈球菌疫苗、創設養生村等。「終生學習,化繁為簡」,終生保持旺盛的「好奇心」,除廣泛閱讀,台塑「午餐會報」、「晚間寓所宴客」、「書寫萬言書」等,都是自我學習的方法,凡事廣求資訊,獨立思考,不恥下問,追根究底,異類綜合,化繁為簡,終能追求卓越。「核心價值,開創新局」,長庚提供平價且高水準的醫療,觸動台灣醫療院所「醫院管理」的改善,使「供給面」無缺,是台灣能推動「全民健保」不可或缺的因素。
新光醫院張錦文顧問分析「長庚醫院的興起對台灣醫界的影響」。表示台灣早期求一床比登天更難,王創辦人永慶先生以「取之於民,用之以民」的精神來回餽社會,設立非營利為目的的醫院。當年蔣經國總統無預期造訪林口長庚後,又邀請嚴家淦前總統及謝東閔副總統來林口參觀本院,國民黨中常會立刻通過大量發展公立醫院。本院體系的成功,造成全國醫院的效應,紛紛成立財團法人醫院,重視醫管的醫院擴建成長,不重視管理者不是關門就是被合併,因此造成台灣醫界的大躍進,才能提早在年(原2000年)開始實施全民健保。長庚初期在醫管創新事項包含:一、醫療資訊化、帶動台灣醫界發展HIS系統,走進e-化管理。二、醫師全面實施無底薪PF制,建立醫病新觀念。三、取消住院保證金,保障貧困病人。四、嚴禁收紅包,保護病人權益。五、首創院內感染控制規範。六、首創單一劑量制。七、平均住院日控制電腦化。八、門診預約系統。因此,張錦文顧問假定沒有本院,其他的公私立醫院會不會快速發展?假定公私立醫院遲緩發展,那麼全民健保會不會在1995年實施?假定1995年沒有實施全民健保,現在會變成怎麼樣?
行政中心楊麗珠副主任接著闡述「勤勞樸實 追根究柢 止於至善」。楊副主任回憶王創辦人永慶先生利用週末假日,親自帶醫院主管針對醫院經營管理,深入探求、切實掌握、釐清處置、訂定制度、謀求止於至善,做到合理化才可罷手。秉持王創辦人永慶先生的精神,本院透過規章制度嚴明實施,導引各項事物步入正軌,乃本院經營成功的主要關鍵。並依循以人為本,以病患為優先的理念,盡可能以較低收費提供良好醫療服務,獲得病患信賴而樂於前來就醫。管理標準化及電腦化,設定目標,建立異常管理與跟催制度。並建立能讓員工發揮潛能的制度,創造一個合理化的工作環境,妥善設定規章及績效獎勵辦法,激發員工的切身感,願意主動積極從事工作。楊副主任結論表示,王創辦人永慶先生教導我們勤勞樸實的任事態度,追根究柢的治事方法,不斷深入耕耘,奠定本院長遠發展的堅實根基,繼續秉持王創辦人永慶先生的精神,開創新局正是我們現在的責任。
長庚大學管理學院吳壽山院長以「切身感的成長擴大」闡述王創辦人永慶先生的思想行誼。王創辦人永慶先生「勤勞樸實,止於至善、追根究柢、點滴求其合理化、致用經驗、切身用心、接受壓力、磨練本事、瘦鵝啟示」等等人生智慧在經營管理的範疇中,有濃厚的東方思維脈絡,更有前進的西方哲理,融入了企業管理經驗,具有時代的思潮。SARS期間,吳院長把Prof. Simon的「an attention view」,與切身用心概念結合,說明本院的管理機制,並分述其東西方哲理之應用,引起管理學界的興趣。如果遍讀280篇以上的王創辦人永慶先生的稿件,用心連貫史說、哲理、經驗與啟示,必然是台灣經驗重要的核心內涵。把台塑企業的創立發展與切身感的集中(focus attention)與組織理念結合,第一階段在1954年至1967年間,將切身集結於董座基本經營理念自然成長;1967至1981年將切身集結於組織認同,力求統一管理制度,並追求合理化及重點幕僚管理則為第二階段;自1982至1992年,則將切身集結於組織文化之協同及整合,並推動E化、生產自動化及人員配置合理化之第三階段。到了第四階段,即1994年後,則朝成長願景之推動。四個階段的切身普及,使54年來的台塑企業孕育發展多元化,更自然體現出醫院及大學的體系經營。
王正儀院長閉幕致辭指出,藉由上述前輩演講者的報告,本院同仁以緬懷及感恩的心情追思及懷念王創辦人永慶先生33年來對長庚醫療體系的貢獻,並體會本院對台灣醫療之貢獻,也見證台灣醫療產業之蓬勃發展,今日全民健保之實施,長庚醫療體系佔有重要的一席之地。希望同仁繼續努力,本著取之社會、用於社會的理念,落實王創辦人永慶先生之設院宗旨「不以營利為目的,從事醫療事業,促進社會公益福利」。
         
 
封面故事
青少年肥胖問題不容忽視
衣帶漸寬終不悔 談物理治療與減肥
少吃 多動 成功終結肥胖
病態性肥胖的手術治療
雷射溶脂
新聞紀要
基隆長庚王創辦人永慶先生追思紀念活動報導
家暴防治暨人口販運防治研習會報導
因為有您在 慈心滿滿愛
亞太消化醫學週(APDW)會議圓滿落幕報導
醫療時論
從狂牛病到庫賈氏病瞭解普利昂疾病
特別報導
臺灣北長庚醫師聯誼協會
飲水思源紀念王創辦人永慶先生研討會紀實
社服園地
本院員工減重班 減重達人經驗談
糖尿病童媽媽的願望
心靈點滴
為生命奮戰的人 該是什麼模樣
嘉義院區報導
糖尿病病友外出旅遊注意事項
養生文化村報導
未來退休生活的選擇長庚養生文化村紀實
讀者投書
與糖小鴨俱樂部的第一次相遇
病人安全
病人安全停看聽
增刊目錄
淺談義乳
高雄長庚肺癌病友會紀實
關於恐慌症,你想知道的幾件事
月長圓•身長健•人長壽 98年度嘉義長庚中秋音樂晚會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