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卷第十二期 98年12月1日發刊
減重專刊
衣帶漸寬終不悔 談物理治療與減肥
◎林口長庚整形外科復健中心物理治療師 張人牧
物理治療師在減肥方面也可以扮演著重要角色。
這個訊息是由世界物理治療聯盟(The World Confederation for Physical Therapy)的主席瑪麗蓮.墨菲特(Marilyn Moffat)教授,在世界物理治療日大會(World Physical Therapy Day)上所提出的。
瑪麗蓮.墨菲特教授,同時也是美國紐約大學物理治療教授,發表這些言論,肥胖是由於現代人的生活方式缺乏足夠的運動,而肥胖甚至會伴隨的「文明病」(diseases of civilization),包括心臟病、中風、糖尿病。面對這些問題,物理治療師們可以拿出許多證據,證明他們的運動處方在對付減肥是絕對有效的。
這是一個有趣的話題,營養師可幫您控制吃進的食物熱量達到減重效果,但很少人知道物理治療師也可幫您設計運動處方達到減肥效果。
何種程度才能稱為肥胖呢?有不同的標準可做為定義:
BMI(Body Mass Index)
BMI=體重(公斤)÷身高平方(公尺),BMI正常值,女性應在19到之間,而男性應在20到25之間才算標準體重,而大於24稱為過重(overweight),大於27稱為肥胖(obesity)。
  標準體重:
簡易的計算公式:
男性:(身高cm80)×70%
   =標準體重
女性:(身高cm70)×60%
   =標準體重
數值在±10%為標準體重,大於為「過重」,大於20%為肥胖。
  體脂肪率:
體脂肪率是指身體重量中有多少百分比是身體脂肪所組成,男性高於25%,女性高於30%就稱為肥胖,而體脂肪率可由體脂肪計來測量,體脂肪計的原理是利用身體中水分導電,而脂肪不導電的生物電阻法原理來設計;常見的腳踏式體脂肪計兼具測量體重和體脂肪的優點,測量時機最好在洗澡後,就寢前的空腹情況下著內衣褲測量最準確,而懷孕、裝有骨釘或裝有心率調整器者,最好不使用。
什麼樣的運動才能有效達到減肥與體重控制的效果呢?有效的運動應該包含三個元素:
1990美國運動醫學學會(ACSM) 做了一項研究調查指出,能維持良好的心肺適能、肌耐力等體適能的運動計劃必須符合下列條件才能顯現效果:
一、每週至少運動3∼5次(運動頻率的要求)
二、每次心跳率達最大心跳率的60∼,且每次持續20∼60分鐘(持久度與強度的要求)
三、選擇大肌群的運動項目,持久而有節奏的有氧運動(運動項目的選擇)
詳細說明如下:
  運動頻率:
研究調查顯示出,每週運動兩次,無法明顯的改善身體狀況。每週運動5次的效果,一定比每週3次的運動效果佳。要維持良好的身體適能,一定要規律持續,只要兩週沒有運動,心肺體能會明顯的降低。
  運動持久度與運動強度:
美國運動醫學學會建議,由低強度運動提升至中強度時,宜用較長的時間適應以避免運動傷害。
最大心跳=220-實際年齡
美國運動醫學學會提出最大心跳作為一個人每分鐘心跳數的限制,一個人的心跳率若超過此值則被認為對身體的害處將大於好處,且可能造成危險。這個數值是運動計劃的重要指標。
健康的運動應該有所計劃,才能避免不必要的傷害並持之以恆,運動的強度應該和運動的目標對應。

若以減肥為目標,一位30歲的年輕人,運動時心跳應保持在(22030)×(60%∼70%)=114∼133之間。
  運動項目:
美國運動醫學學會宣稱,對於不運動的人而言,任何一項運動都比不運動好,但並非所有的運動項目都能改善心臟的狀況。美國心臟協會表示,對心臟最有效的運動項目是例如快走及騎自由車等可維持長時間進行、使用大肌肉群的有氧運動。
不過物理治療師建議體重過重族群由於平時下肢關節負擔體重已很吃力,若選擇對下肢關節高衝擊性的運動來進行減重,下肢的關節已負荷不了而開始出現疼痛症狀了。因此,體重過重的人想藉運動減輕體重,必須考慮選擇快走、游泳或水中有氧等關節低衝擊性的運動。
若經過醫生的評估,以整形手術抽脂、腹部拉皮或雷射溶脂也是減肥的有效方法,術後只需注意幾項基本的復健原則:
一、壓力衣的穿著:有加速傷口癒合、減少併發症、消腫、止痛、皮膚平整的效果,需24小時穿著,避免長指甲戳到壓力衣,穿時盡量拉隙縫、鉤鉤處,不可用漂白劑、柔軟精清洗壓力衣。
二、漸進式的回復日常生活:術後一天在床上做簡易的手腳活動,一週後開始淋巴按摩,兩週後輕度運動,八週後才可以進行較激烈的運動。
肥胖並不是一個簡單的問題,單純的肥胖,以飲食和運動並配合醫師或物理治療師的協助,維持理想體重並不困難。但如果是由疾病所引發的肥胖,例如:激素分泌不正常或藥物使用,則ㄧ定要尋求醫師指導,先治療疾病,否則濫用藥物浪費金錢且損害健康。
         
 
封面故事
青少年肥胖問題不容忽視
衣帶漸寬終不悔 談物理治療與減肥
少吃 多動 成功終結肥胖
病態性肥胖的手術治療
雷射溶脂
新聞紀要
基隆長庚王創辦人永慶先生追思紀念活動報導
家暴防治暨人口販運防治研習會報導
因為有您在 慈心滿滿愛
亞太消化醫學週(APDW)會議圓滿落幕報導
醫療時論
從狂牛病到庫賈氏病瞭解普利昂疾病
特別報導
臺灣北長庚醫師聯誼協會
飲水思源紀念王創辦人永慶先生研討會紀實
社服園地
本院員工減重班 減重達人經驗談
糖尿病童媽媽的願望
心靈點滴
為生命奮戰的人 該是什麼模樣
嘉義院區報導
糖尿病病友外出旅遊注意事項
養生文化村報導
未來退休生活的選擇長庚養生文化村紀實
讀者投書
與糖小鴨俱樂部的第一次相遇
病人安全
病人安全停看聽
增刊目錄
淺談義乳
高雄長庚肺癌病友會紀實
關於恐慌症,你想知道的幾件事
月長圓•身長健•人長壽 98年度嘉義長庚中秋音樂晚會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