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卷第十期 114年10月1日發刊
暢快酣睡 翻轉人「聲」── 喉科學的新進展
睡眠呼吸中止症 ── 手術診療新進展
◎林口長庚耳鼻喉部主治醫師 辛立仁
您或您的家人有打鼾的問題嗎?如果有,那您可能是睡眠呼吸中止症的潛在病人!睡眠呼吸中止症近年來成為台灣社會的熱門議題,不論是打鼾、白天精神不濟、口乾、鼻塞鼻過敏等都是可能的症狀。然而,它的最佳治療方式一直在演變。目前配戴陽壓呼吸器是公認的治療首選,但因接觸鼻罩的不適感、出差旅行不便等因素,病人長期的順從率往往不到 5 成,導致許多病人放棄治療。除呼吸器外,手術治療可針對為軟顎、舌根、鼻部與咽喉後段等部位施行。臨床上常需透過理學檢查或影像學評估,來推測阻塞位置與嚴重程度。然而,由於患者在清醒狀態下難以模擬睡眠中的呼吸阻塞情形,使得這類檢查往往無法完整呈現實際病灶,導致診斷困難,也影響了手術治療的成效。

精準診斷的突破:介入性藥物誘導睡眠內視鏡(i-DISE)
為提升診斷準確度,本科在李宜展醫師與筆者的合作下,近5 年來針對睡眠呼吸中止症病人導入「介入性藥物誘導睡眠內視鏡手術」(interventional Drug-Induced Sleep Endoscopy, i-DISE)。手術透過靜脈注射藥物與同步麻醉深度監控,使患者進入類似自然睡眠的狀態,藉此使用內視鏡觀察病人打鼾時的上呼吸道阻塞變化,並同時藉由介入軟顎、舌根拉提之後阻塞型態的改變等預測手術成效。藉由 i-DISE,病人也得以更加了解自己的呼吸道阻塞,認識手術治療的選擇以及可預期的成效,更符合「精準醫療」以及「醫病決策共享」的新趨勢。

單孔達文西機械手臂手術 ── 更加精緻的治療工具
在 2025 年 6 月,林口長庚正式引進了最新單孔(single port, SP)達文西機械手臂。傳統達文西手術需要往病人口咽腔深入三支手臂進行,造成操作上的限制與困難。單孔機械手臂藉由將三支手臂與鏡頭整合於單隻機械手臂中,大大提升了咽喉手術的便利性。在睡眠呼吸中止症中舌根肥大或是舌根扁桃增生的病人來說,提供了絕佳的手術成效,同時縮短了所需手術時間,進而提升手術的安全性。

生活型態改變也是治療成效的決定性因素
除手術治療外,病人的體重、整體健康狀況與代謝控制,也都是影響睡眠呼吸中止症的重要原因。因此,生活型態調整例如減重與飲食管理,在治療中同樣扮演關鍵角色。我們期待未來能整合其他專科(家醫科、中醫減重治療)一同合作,全方位提升睡眠呼吸中止症的治療成效。
         
 
封面故事
走過狹窄,迎向順暢人「聲」 ── 認識聲門下與氣管狹窄的現代治療
睡眠呼吸中止症 ── 手術診療新進展
全喉切除後怎麼說話?談大腿皮瓣重建發聲管的創新應用
熟齡好聲音 ── 優聲中心全方位治療讓熟齡民眾重現幸福人「聲」
醫學報導
糖尿病年輕化 該如何守護下一代健康?
特別報導
陳鈴津教授榮獲 2025年 ANRA終身成就獎 表彰其在兒童腫瘤治療領域重大貢獻
中醫報導
賀爾蒙的風暴
兒童醫療
別忽略發展遲緩 ── 如何成為孩子發展的守門員?
本月主題
暢快酣睡 翻轉人「聲」── 喉科學的新進展
焦點話題
林口長庚水蒸氣微創消融手術突破 150 例 開啟攝護腺肥大治療新契機
口腔血管病變治療領域長庚取得重大突破 研究成果榮登國際頂尖期刊
我究竟罹患哪種心臟疾病?長庚醫院大師講座讓您「心」安!
慢性病初期無症狀 定期健檢與三高控制同等重要
長庚醫院於馬來西亞舉辦健康講座暨 AI 智慧醫院研討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