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半夜突然熱醒,滿頭大汗,打開電風扇吹了幾分鐘,終於感覺不那麼胸悶、心悸與燥熱,將濕衣服換掉,看時鐘才凌晨 3點,心裡想著早上還要上班,翻來覆去卻再也睡不著,又想起生活中遭遇的一些不公平待遇,才抱怨幾句,老公就回:「妳自己要在意的」。看著旁邊呼呼大睡的另一半,一股莫名不甘願的情緒,讓人覺得委屈而生氣。失眠讓情緒更加焦躁不安,害怕夜晚的到來,害怕睜眼到天明。常常做完家事,等小孩睡著,終於有空閒開始滑手機,但過了凌晨1、2 點就難以入眠,若是半夜上廁所或熱醒後,也經常就再也睡不著了。
婦女停經過程是在數年間逐漸進行的,從月經一向規則逐漸變為月經不規則,最後到月經完全不來,這幾年過渡時期就稱為更年期。台灣女性平均停經年紀在 50∼51 歲,更年期約在停經前的 2∼3 年,症狀常見潮熱盜汗、胸悶心悸、睡眠障礙、情緒起伏煩躁易怒或莫名低落(嚴重甚至有焦慮、憂鬱),影響婦女的生活品質及與家庭成員的相處。
更年期是女性無法避免的生理過程,是從有排卵到不能排卵的階段 ( 與青春期相反 )。但同樣是賀爾蒙下降,為什麼有些人潮熱症狀嚴重?有些人卻沒有更年期症候?這些症狀還要忍受多久?
「更年期症狀」是人體對賀爾蒙的濃度變化調控不好,就像高山症的發生是人體對高度快速上升的適應調控不好所導致,同樣高度變化有些人有症狀,有些人則沒有!中醫治療是讓身體適應這賀爾蒙高低濃度的變化,西醫是直接補充賀爾蒙!
臨床上潮熱的病人,常處方當歸六黃湯、滋陰降火湯、知柏地黃丸、大補陰丸等來補腎滋陰降火,症狀嚴重可加黃連、黃柏等清熱中藥,輔助生地、麥門冬滋陰的中藥,玫瑰花、合歡皮疏肝解鬱的中藥。在中藥調理下,讓患者情緒及睡眠品質改善。
臨床上觀察日夜顛倒或長期熬夜,很少吃黃豆製品的人,或因手術、化療或放療導致停經,潮熱汗多症狀都比較明顯。愛吃炸雞、桂圓、花生、腰果、核桃、開心果、麻辣鍋,更容易耗傷津液,加重內熱之症,讓更年期燥熱盜汗症狀更嚴重。相反地,要鼓勵更年期婦女多食用具有滋陰生津、活血潤腸的白木耳、黑木耳等食物。
同理與陪伴女性害怕變老的心情,解釋青春期及更年期女人都是身處賀爾蒙的風暴中,門診中常聽到許多婦女不滿:「活著都為家庭付出,告訴自己要忍耐,現在忍無可忍常火山爆發,卻被老公、小孩笑說我是更年期。」「我沒有不願意付出,只是不喜歡我的付出,變得這麼理所當然。」這經典台詞引起許多婦女的共鳴。了解更年期及學習如何平順度過,減少與家人之間發生衝突,自我覺察與自我價值認同,是女人一生中重要的課題。建議女性不要把重心一直都放在小孩老公身上,心甘情願再做,沒有什麼是一定要做跟應該要做的事,要選擇做自己真心喜歡的事或發展自己興趣。若夫妻或親子有重大衝突,氣話勿衝口而出,先離開現場,可寫字條或快走平復心情,慢一點想好再溝通,不讓自己因一時情緒沖昏頭,言語傷人傷己卻又事後懊惱,陷入自責情緒低落的惡性循環中。
我近幾年重拾大學時期的愛好,爬山、跳舞、參加聚會,歐洲自助旅行三週是送給自己 50 歲的生日禮物。放下當老婆、媽媽角色,單純做自己,慢慢來比較快,也讓自己能較平順度過賀爾蒙風暴的時期。 |
 |
|
 |
|
|
|
 |
封面故事 |
 |
 |
醫學報導 |
 |
 |
特別報導 |
 |
 |
中醫報導 |
 |
 |
兒童醫療 |
 |
 |
本月主題 |
 |
 |
焦點話題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