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高血脂是各式心血管病變的最重要危險因子,台灣18歲以上成人有26%血脂過高,還好血脂也是對藥物治療最有效的可控因素。Statin類藥品已被證實可以有效減少降低膽固醇,進而降低心血管疾病發生率。主要機轉是減少膽固醇的生成,能有效可靠地降低總膽固醇、低密度膽固醇;除此之外,也有助於降低三酸甘油酯,提升高密度膽固醇。一般人對此藥耐受良好,但仍可能有副作用例如肌肉酸痛、肝功能異常、頭痛或胃腸不適等現象。
Statin藥物對於已發生心血管疾病的患者,已有大量證據顯示可減少再發病的風險,這種用藥情況稱為「次級預防」。相對於此,在未診斷過心血管疾病的一般人群用藥,就叫「初級預防」。一般來說,初級預防的好處會小於次級預防,因此需特別考慮用藥的可能害處,尤其是副作用。美國預防照護專案組(USPSTF)在2022年JAMA期刊發表了statin初級預防相關證據的回顧,分析26篇大型臨床研究,包含超過50萬位受試者,結論認為仍應於未有心血管疾病的成人使用statin作為第一線初級預防手段。以下為大家簡介以statin作為心血管疾病初級預防的好處與風險。
一、Statin類藥物在降低無症狀成人的心血管疾病有什麼好處? 與安慰劑或其它降血脂藥物相比,statin可降低全因死亡、中風、心肌梗塞、冠狀動脈支架的機會。對心血管死亡、致命性心肌梗塞、致命性中風則無明顯差異。
二、Statin治療的益處在各種病人中是否有所不同? 對於所有試驗終點,按年齡、性別、種族、血脂、血壓、血糖、代謝症候群、心血管風險評分、腎功能障礙等等分組益處都相似。
三、增加statin劑量達到目標低密度膽固醇濃度,與固定劑量相比,是否有好處? 沒有臨床試驗設計針對依低密度膽固醇增加statin劑量的研究。某些試驗允許上調statin劑量達到目標膽固醇濃度,但與固定劑量相比,對任何臨床結果都未達顯著差異。
四、Statin類藥物對既往無心血管疾病的成人有哪些危害? 與安慰劑或其它降血脂藥物相比,statin類藥物與嚴重不良事件、任何癌症、致命性癌症、肌肉痛、肝功能異常都沒有關係。與肌肉病變或橫紋肌溶解也無關。
五、Statin類藥物的危害在各類病人是否有差異? 根據年齡、種族和民族分層的研究內分析,statin藥物治療的危害沒有差異。在某試驗中,高強度statin治療與新生糖尿病的風險增加有關,尤其是本來就具糖尿病危險因素的人(包括代謝症候群、空腹血糖耐受不良、BMI指數大於30,和糖化血色素HbA1c >6.0%)。
總之,大量研究顯示,在心血管疾病風險增加但未發病的成人中,應預防性使用statin,可有效降低全因死亡和心血管疾病事件,而且未明顯增加一般人常擔心的副作用,例如新的糖尿病。Statin的益處在各類病人都一致。因低密度膽固醇未達標而調整statin劑量,則未見明顯益處。 |
 |
|
 |
|
|
|
 |
封面故事 |
 |
 |
醫學報導 |
 |
 |
中醫報導 |
 |
 |
養生文化村報導 |
 |
 |
飲食營養 |
 |
 |
兒童醫療 |
 |
 |
本月主題 |
 |
 |
焦點話題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