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卷第八期 110年8月1日發刊
兒少保護中心的精神醫療
桃園長庚「集急慢性照顧與特色醫療為一體的花園醫院」
◎桃園長庚管理部主任 陳創農
長庚紀念醫院自1976年12月1日創立迄今已45年了,這期間陸續在北中南等7個縣市,建立了完整的急慢性醫療照護機構,為國人的健康守護貢獻最大的心力。其中桃園長庚紀念醫院是在2003年成立,院區佔地19公頃,樓地板面積超過8萬坪,是長庚體系中,最大單一建築體,且因鄰近林口長庚紀念醫院,故雖為地區醫院等級,卻擁有醫學中心的豐沛資源。
桃園長庚定位主要有3大使命:其一是作為林口長庚垂直整合的主要後援:當病人度過急性期後,可由桃園長庚接手後續照護;其二是發展特色醫療中心,目前已有10個特色醫療中心,從最早期的美容醫學中心,最知名的顱顏中心、睡眠醫學中心,到近期的機器人復健中心等;其三是成為台灣最重要的中醫基地:2006年成立台灣第一個專屬中醫病房,包括中西醫整合、中醫次專科分類、中醫藥局等,都已有了完整性的發展。
在醫學研究方面,細胞治療目前已經成為顯學,衛福部也公布了特管辦法。細胞治療最重要是培養品質,建構自有實驗室能在這方面擁有全面的掌控能力,無須依賴他人,掌握臨床研究品質,讓病人能接受高安全性與高品質的各種細胞治療。建立GTP(Good Tissue Practice)等級的細胞實驗室要求嚴謹,除了無菌外,管線也必須在實驗室上方,整個長庚醫療體系只有桃園長庚有這樣的環境,故桃園長庚雖僅為地區醫院,卻因建物挑高環境較佳,長庚醫療體系的細胞治療中心,就選擇設在桃園長庚。2019年GTP實驗室建置完成,2020年取到許可,正式進入細胞治療時代,開啟臨床實驗。
隨著時代進步,創造更便利安全的醫療服務與環境,引進智能設備,亦是桃園長庚努力重點。由於長庚紀念醫院在智慧系統應用上,各院區盡量以一體適用為原則,故桃園長庚在藥局管理、行動醫療應用、儀器聯網、動態監測儀表等,均如各院區已同時推動智能化。值得一提的是,台灣首座全自動智能檢驗室,2019年11月落腳於桃園長庚正式啟用。檢驗室總面積285坪,前段抽血作業引進2台自動報到機,及4座雙出口之自動備管系統。採檢後之試管,亦會導入隱藏於抽血桌下方之輸送帶,2分鐘內傳送至後方之中央檢驗室。中央檢驗室率先引進「雙層雙向四軌高效軌道」,輔以強大之資訊系統,客製化串連檢體前處理器、生化免疫分析儀及檢體儲存冰箱,達到每小時處理800支檢體的效能。這座「全自動智能檢驗室」的啟用,專注於檢驗流程中每項環節,希望打造一個具國際最高水準的優質臨床醫學檢驗室,為台灣檢驗水準,再創新頁。
桃園長庚也負起人才培育的責任,於2018年成為地區教學醫院,醫學教育委員會設有「教師培育」、「臨床技能」、「學員輔導」等中心及「實證醫學」小組,協助人才培育。其中之新進中醫師教育訓練,更以桃園長庚為大本營,配合長庚大學中醫系成立,成為培育新一代中醫的重要基地。
桃園長庚在公益活動方面,亦不遺餘力,例如持續經營龜山區鄰近8里,為各里設立「健康守護站」,進行慢性病預防及健康生活推廣,規劃各里健走步道地圖,營造民眾休閒運動風氣,每年平均服務已達1.2萬人次。其他弱勢或特定族群,包括「燒燙傷復健」、「表達性藝術治療」、「大崗國小特教」、「大埔國小健康促進」、「顱顏中心國際義診」、「擴增運動醫學中心校園深耕」等,桃園長庚亦以專案方式全力推動公益活動。
桃園長庚相關發展已經漸趨成熟,我們希望把它打造成室外是花園,室內是溫馨的醫院,讓慢性病人在桃園長庚療養期間有在家的感覺;並持續推動以病人安全為中心的作為,未來再搭配新的特色中心成立,讓桃園長庚可以成為兼顧醫療品質與特色醫療服務的醫院,並成為未來醫療動能持續開發的重要基地。
         
 
封面故事
童年的傷,用一生去療癒
培養孩子的負責與自律∼從大腦本能談起
教養是一條漫長的道路∼談親職教養的困難
教養路上不該有受虐性腦傷
照顧者的幸福之路∼正向自我照顧
創傷知情照護的視野
醫療體系中的創傷知情照護
醫學報導
肺癌的光子治療與質子治療簡介
特別報導
桃園長庚「集急慢性照顧與特色醫療為一體的花園醫院」
土城長庚醫院團結抗疫新力量
長庚健康影音館
兒童早期齒顎矯正的優點與缺點
兒童醫療
新冠肺炎的消化系統表現
本月主題
兒少保護中心的精神醫療
焦點話題
全面防疫守護您的健康〜深坑檢疫所
疑重度子癇前症產婦確診新冠肺炎 長庚高規格剖腹 母子均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