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卷第八期 110年8月1日發刊
兒少保護中心的精神醫療
疑重度子癇前症產婦確診新冠肺炎 長庚高規格剖腹 母子均安
◎林口長庚婦產部醫師 許晉婕
國內疫情自5月中升溫至第三級警戒,確診個案大幅增加,其中亦包含懷孕中婦女。林口長庚於6月17日完成第1例桃園市確診產婦的剖腹產,產婦安排在負壓隔離產房接受剖腹產,順利產出一名健康的男寶寶。生產過程醫院均以最高防疫規格保護第一線醫護人員,新誕生的寶寶也證實核酸檢測為陰性,沒有受到COVID-19垂直感染,而產婦也順利解除併發重度子癇前症的警報。
負責主刀的林口長庚產科主任闕河晏醫師表示,該名產婦於6月初因接觸到確診同事而染疫,初診斷時核酸檢測(PCR)Ct值達到17。該產婦原為輕症,於家中隔離觀察,但6月13日時產婦自覺喘不過氣,聯絡當地衛生局後由桃竹苗區重度責任醫院林口長庚收治,入住負壓隔離病房接受瑞德西韋治療。
住院過程中雖然核酸檢測Ct值改善至22,卻發生血壓升高、肝指數受損,疑似為重度子癇前症的表現,加上36週合併胎位不正,因此林口長庚召集專責團隊,包括婦產科、麻醉科以及新生兒科,於6月17日安排產婦在負壓隔離產房接受剖腹產,順利產出一名健康的男寶寶。
林口長庚紀念醫院副院長賴瓊慧醫師指出,因應疫情波動,加上林口長庚為桃竹苗區重度責任醫院,常有緊急高危險妊娠個案需要絕急剖腹產。特殊的母嬰照護需求,在既有的正壓手術房及負壓隔離病房都無法完全達到及時而安全的生產,故院方於今年初便積極建置「負壓隔離產房」,以保護產婦、新生兒及前線醫療人員的安全,讓產婦生得安心。
負壓隔離產房於今年過年前完工,其中包括3間待產室以及1間剖腹產室。病室內均有負壓單一流向氣流,並有包括中央胎兒監視器、氧氣、視訊系統等醫療設備,提供來自高風險地區或確診產婦待產及生產。若在待產過程發生胎兒窘迫或產婦缺氧等緊急狀況,可以直接在負壓剖腹室執行插管及絕急剖腹產,為高危險的母胎爭取黃金急救時間。
截至6月中為止,已經有48位COVID-19高風險產婦於林口長庚隔離產房順利完成生產,而6月17日生產的確診產婦,為林口長庚接生的第2位確診產婦。
林口長庚產科主任闕河晏醫師說,院方很早就想到確診產婦的問題,因此積極設置負壓隔離產房,以最高防疫規格保護第一線醫護人員。這次剖腹產的專責團隊,也經過事前的反覆練習隔離衣穿脫、手術流程跟轉送動線,手術當天也有專業的感染管制團隊在現場指導,讓剖腹產順利完成。當大家聽到孩子出生時的哭聲,都非常感動!
這位確診產婦因PCR仍呈現陽性,產後若與新生兒接觸恐怕有感染新生兒的疑慮,因此感染科醫師建議產婦繼續住在負壓病房持續隔離,不得已必須讓母嬰分開。然而,這位勇敢的媽媽仍打起精神,戴著口罩、手套,努力擠出珍貴的初乳,並在孩子出院時由護理師協助,將兩大罐充滿抗體的初乳帶給孩子。她說,原本以為自己沒有母奶,但產後第3天母奶便自然分泌,加上醫護人員告知母奶中有對抗新冠肺炎的珍貴抗體,並多方鼓勵,讓她下定決心嘗試擠奶,也讓她枯燥的隔離生活有了重心。
確診媽媽在產後第6天確認PCR轉為弱陽性,Ct值達到32,經由感染控制小組評估,總算可以順利出院。雖然晚了孩子好幾天,但她開心的說總算可以自在的與孩子視訊,她也會繼續擠奶,直到解除隔離的那天,再更進一步嘗試親餵。
         
 
封面故事
童年的傷,用一生去療癒
培養孩子的負責與自律∼從大腦本能談起
教養是一條漫長的道路∼談親職教養的困難
教養路上不該有受虐性腦傷
照顧者的幸福之路∼正向自我照顧
創傷知情照護的視野
醫療體系中的創傷知情照護
醫學報導
肺癌的光子治療與質子治療簡介
特別報導
桃園長庚「集急慢性照顧與特色醫療為一體的花園醫院」
土城長庚醫院團結抗疫新力量
長庚健康影音館
兒童早期齒顎矯正的優點與缺點
兒童醫療
新冠肺炎的消化系統表現
本月主題
兒少保護中心的精神醫療
焦點話題
全面防疫守護您的健康〜深坑檢疫所
疑重度子癇前症產婦確診新冠肺炎 長庚高規格剖腹 母子均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