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卷第八期 110年8月1日發刊
兒少保護中心的精神醫療
照顧者的幸福之路∼正向自我照顧
◎台灣腦心智發展與心理復健學會理事/原力復健科診所臨床心理師 倪子洛◎林口長庚兒童心智科臨床心理師 黃文怡 校閱
根據衛生福利部統計處兒少保護資料,2020年與受虐兒少相關的特殊狀況包含偏差行為、過動、身心障礙、發展遲緩、持續哭鬧不易安撫、不被期望下出生等因素。照顧孩子向來就不是一件簡單的事,若孩子有特殊狀況,相對需要花費的心力可能會更多、照護壓力也會更大。
如何在陪伴孩子成長的同時,也能好好地陪伴照顧自己、幫自己充充電呢?在教養的路上要如何安放自己的心,減少面對孩子特殊狀況時的煩躁、挫折、生氣等情緒下的衝動行為呢?增加自己的心理安適財富(心理存摺)是個不錯的方法喔。
就如同存錢在存摺裡一樣,平時刻意幫自己累積心理安適財富,當自己在面臨與孩子互動時的情緒波動時,就可以提出心理貨幣應付這些情緒波動的支出,增加心理餘裕、舒緩照護壓力,維持身心平衡。
那我們要如何增加自己的心理安適財富呢?正向心理學之父Martin Seligman曾提出幸褔感理論(Well-being Theory),他認為有5個概念可以幫助我們增加幸福與安適感,安穩自己的心。以下整理了相關概念和活動,大家不妨於生活中試試看,找到適合自己的活動!
一、正向情緒
●想一些可讓自己感到愉悅的放鬆活動,並刻意地安排在生活中執行。這些活動可以是5分鐘的聽音樂、15分鐘的放鬆泡澡。讓我們深深感受愉悅放鬆的心情,重質不重量。
●嘗試對生活中所發生的事情抱著感恩、滿意的心情,可以是感恩他人,更可以是感謝自己!
●感受自己不同的情緒變化流動,學習與不同的情緒共處。出現不舒服的心情時放輕鬆,要相信自己的大腦可以幫助自己轉換心情。
二、投入
● 每星期刻意安排一個專屬時間,把自己喜歡、感興趣的活動放入每週行程表中!
● 在這專屬時間中不受干擾的進行自己感興趣的活動,全心投入、享受當下!如果在過程中不時會想到其他煩惱,請溫柔地把煩惱先放在一邊,然後提醒自己目前正在做的事情是什麼,把思緒拉回來。煩惱的事留到活動結束後再處理!
三、人際關係
● 想一想和找一找可讓自己感到放鬆、放心聊天說話的親朋好友,與他們固定聚聚。可以是大人們單獨聚會,也可以是親子共遊。盡量享受與他人相處的美好。
● 當我們真的感到疲累需要休息時,請記得尋找外援。想一想當自己需要休息時,有誰可以協助接手照顧孩子呢?
四、有意義感
●想想看在育兒的路上有些什麼學習和收穫,也想想目前的生活帶給自己的不同價值。人生可能無法完全按照我們所想的進行,但有捨必有得,我們可以從中看到和找到意義。
●面對孩子的特殊狀況時,想想孩子的轉變、相信自己的調整,然後就會發現很多的努力是值得的!
五、有成就感
●在忙碌的育兒生活中,要處理的瑣事非常多,或許可以考慮先將待辦事項一一寫下來,並安排放入行事曆中。每做完一件事就把它劃掉,每達到一個小目標就鼓勵一下自己!有沒有發現自己離要完成的事情越來越近了呢?
最後,每天晚上回想看看自己今天完成的許多事情,睡前別忘了肯定一下辛苦了一天的自己喔!照顧自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卻是一件很重要的事。一開始要執行上面所提的活動可能會非常不習慣,但只要我們願意開始嘗試,就會習慣成自然。讓我們一起試著增加心理安適財富,學習照顧自己、愛護自己,相信自己有能力也有辦法面對生活中和教養上所遇到的挑戰!希望大家都能找到屬於自己的幸福力量!
         
 
封面故事
童年的傷,用一生去療癒
培養孩子的負責與自律∼從大腦本能談起
教養是一條漫長的道路∼談親職教養的困難
教養路上不該有受虐性腦傷
照顧者的幸福之路∼正向自我照顧
創傷知情照護的視野
醫療體系中的創傷知情照護
醫學報導
肺癌的光子治療與質子治療簡介
特別報導
桃園長庚「集急慢性照顧與特色醫療為一體的花園醫院」
土城長庚醫院團結抗疫新力量
長庚健康影音館
兒童早期齒顎矯正的優點與缺點
兒童醫療
新冠肺炎的消化系統表現
本月主題
兒少保護中心的精神醫療
焦點話題
全面防疫守護您的健康〜深坑檢疫所
疑重度子癇前症產婦確診新冠肺炎 長庚高規格剖腹 母子均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