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輩的桌遊世界 |
 |
◎桃園長庚復健科語言治療師 方薇嘉 |
 |
 |
 |
 |
 |
「爸,一起來玩撲克牌吧!」大女兒鼓起勇氣,向眼前幾乎是陌生人的爸爸提出邀約。猶記上一次玩撲克牌的光景是5年前過年的事了呀… 曾經是大學講師的王爸爸(化名)因為左腦動脈梗塞導致失語症,語言理解及表達能力皆受影響,過去能和專業人士高談闊論,現在卻僅能理解簡單對話,很少有主動的口語回應,甚至連123都數不出來…誰想得到每天固定慢跑3公里、很重視飲食且有良好生活作息的王爸爸,仍然這樣遇上中風… 成人語言障礙患者通常能察覺自己的表達、理解能力不如從前,因而迴避溝通互動的機會,然而愈少開口練習,就愈難有所進步。不過,若能將語言目標融入生活中,輔以規則簡單、輕鬆有趣的活動作為練習口語的開端,不僅能提升患者的溝通動機,也能讓患者在自然情境中將所學策略更有效、更主動地實際運用。
活動一:撲克牌-排七 ▎活動目標 ▎ ▲理解:理解簡單句型、數字順序、輪替互動、遊戲規則。 ▲表達:利用撲克牌的顏色、花色、數字來訓練主動說出序列語言或句型的能力。 ▎活動方式 ▎ 如同一般排七的遊戲規則。遊戲過程中,每位參與者以詞彙(如:「方塊七」)或固定句型(例:「我要出方塊七。」)作為示範並讓患者練習主動表達;輪替時,以固定句型「換你了。」搭配眼神接觸提醒身邊的同伴,練習主動開啟互動。 活動二:麻將-對對碰 ▎活動目標 ▎ ▲理解:理解簡單句型、同物配對、數字順序、輪替互動、遊戲規則、短期記憶。 ▲表達:利用麻將的特定花色來訓練主動說出序列言語(n萬、n條、n餅等)或完整句型的能力。 ▎活動方式 ▎ 先將不同的花色分類,在單一花色中挑選出九張牌,每張牌兩個,和失語症患者共同檢視(例:「這是什麼?」),同時練習命名(例:「一萬。」),介紹完後協助患者洗牌,將麻將排列整齊後一起記憶位置。遊戲人數不限定,依序翻牌並命名,翻到相同者須說出「我找到一樣的。」,且能獲得再次翻牌的機會。最後由失語症患者幫大家計算配對成功的牌數,比較數量多寡進行排名。 以上提供兩種遊戲方式作為參考,生活中還有許多容易取得的物件可以作為語言練習的素材。在遊戲的過程中,謹記以下要訣,就能將簡單的遊戲互動發揮出最大的功效: 一、若患者無法理解遊戲規則,可將指導語拆解成更簡單易懂的句型,同時輔以動作示範。 二、若患者出現詞彙提取困難的狀況,引導者可將目標句型調整成問句(例:「你要出黑桃幾呢?」)或選項(例:「你要出黑桃五還是愛心七呢?」)作為間接提示。 三、聽覺(如:口語提示)、視覺(如:紙牌、動作)、觸覺(如:嘴型塑造)的輔助,皆能協助誘發患者的主動表達。 四、尊重患者的感受:雖然是簡單的遊戲,切勿將患者視為幼童,言行舉止都要符合成人的社交禮儀。 五、放慢語速,允許等待時間:患者在理解和表達皆需要較多的反應時間,若參與者也放慢節奏,一同耐心等待,患者較不會產生比較心態甚至感覺自卑。 六、所有的引導內容都盡量能模擬最接近自然情境的對話,讓患者不要覺得刻意,較能放鬆心情,增加溝通動機。 七、時時留意患者的情緒,若在互動過程中感覺到沮喪或無趣,或許需要暫時休息或考慮調整遊戲方式。 語言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工具,失去語言能力就好像被世界隔離,音訊全無,這時候家人或照顧者無疑是患者最大的後盾。相信只要能提供正確的引導、合適的目標,並給予耐心、尊重及正向支持,絕對會為彼此帶來意想不到的收穫。 |
 |
|
 |
|
|
|
 |
封面故事 |
 |
 |
醫學報導 |
 |
 |
特別報導 |
 |
 |
社服園地 |
 |
 |
心靈點滴 |
 |
 |
中醫報導 |
 |
 |
兒童醫療 |
 |
 |
焦點話題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