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卷第四期 113年4月1日發刊
肺癌診治新進展
與食道癌患者一起抗癌
◎林口長庚癌症中心個案管理師  劉慧玲
復健大樓2樓的走廊上,年齡與我相仿的李太太手上一疊其他醫院的檢查資料,神情充滿無助的跟我說:「其他醫院說我先生得了食道癌,可能是早期,還可以開刀。」語氣中帶著一絲不確定的希冀。接過她手中的資料,我向她解釋著病理報告是什麼?檢查報告寫著什麼?以及什麼是重大傷病?她流著淚說她什麼都不懂,她好捨不得先生生病,不知道為什麼先生會得食道癌…看著眼前這位以夫為天的婦人,真令人心疼,我告訴她:「沒關係妳不懂,我懂!我來幫妳」。
50歲的李先生因為吞嚥困難到院檢查,當醫師宣告他得了食道癌,他無法相信為什麼癌症會找上自己,卻也沒有太多的時間讓自己沮喪。家人立刻上網搜尋有關食道癌的資訊,進而來到長庚尋求專家協助。在食道癌醫療團隊安排下,李先生分別做了核子醫學科的正子影像、影像診斷科的電腦斷層,及胃腸肝膽科的內視鏡超音波檢查,以確認分期。
檢查結果得知李先生為食道癌第二期的患者,醫療團隊為李先生做了治療計畫,建議先做化療加上放射治療,待第一階段治療後評估治療效果,如果反應好,再進行開刀,切除食道腫瘤。因李先生哥哥也是頭頸癌患者,李先生開朗的說著他知道什麼是化放療,他會配合治療。一旁的妻子則詢問我們,可以為病人做些什麼,以減輕病人的不舒服。
因李先生夫妻倆為豆干的中盤批發,為了讓他們在進行化療時還能維持原有的生活需求,在與腫瘤科醫師討論後,選擇了最不影響原有生活模式的治療方式,只需每週回門診施打3個小時左右的自費化療藥物,好處是噁心、嘔吐、口腔破皮的副作用較低。而放射線治療的部分,則選擇對腫瘤周圍正常組織影響最小的質子治療,雖然價格不便宜,但李太太說:「只要能讓先生舒服與恢復健康,錢再賺就有了」。
李先生治療期間可說是全家總動員,李太太除了定期陪伴先生進出醫院進行治療,更是天天親自準備三餐及營養品。經過6週的治療,李先生的體重維持得相當不錯,雖然過程中身體也出現許多不舒服的症狀,但家人的支持,與醫護人員溝通適當調整藥物,讓李先生撐過了第一階段。
終於到了評估第一階段療效的日子,如果病灶有縮小到可安全開刀清除的範圍,李先生就能施行手術。李先生與妻子心情忐忑不安,在等待看診時不停的詢問我:「我一定要開刀嗎?我開刀會好嗎?開完刀會不會很難受呀?」進入診間,醫師檢查發現:因為治療部位發炎紅腫反應尚未消退,以至於無法判斷是組織發炎紅腫,或是食道腫瘤依舊這麼大,醫師決定再多休息一週。一週後,很幸運地看到腫瘤已縮小到可安全開刀清除的範圍,於是立刻安排開刀,家屬選擇了機器人達文西手臂手術方式,讓傷口最小復原更快。
手術順利,復原良好。這一路走來3個月的時間,歷經了化放療及手術,李先生終於完成所有療程,展開新的生活。食道癌術後最大的改變就是要開始學著「漸進式飲食」,一開始常因不知道怎麼吃東西,常跑急診,後來我建議李太太可與其他食道癌術後順利進食的病友家屬聊聊,李先生總算學會了正確且有效的進食方式。
認識李先生一年,雖然電腦檔案已結案,但後續他仍須按時返院追蹤檢查,我還是會接到他們的電話:「劉小姐,我們今天回門診追蹤,我現在又胖一公斤了耶!有空來我家玩啊!」腦海不禁浮現當時李太太手捧報告流淚的無助臉龐,如今已轉為笑靨。很高興自己也是「林口長庚食道癌醫療團隊」的一分子……
         
 
封面故事
看不見的隱形殺手「肺癌」無所遁形∼肺癌篩檢 LDCT 介紹
次世代基因檢測介紹
肺癌標靶藥物治療∼健保新藥 tepotinib
肺癌精準治療新利器∼抗體藥物複合體 (ADC)
醫學報導
羽球正夯∼簡介羽球相關運動傷害與新療法
心靈點滴
護理,始終是那連結的橋樑
中醫報導
您有自律神經失調嗎?中醫助您找回身心的平衡
養生文化村報導
養生村的路
兒童醫療
新生兒小下巴、顎裂、呼吸道阻塞 簡介「皮爾羅賓症候群」的新型手術療法
本月主題
肺癌診治新進展
焦點話題
惡性腦瘤的創新希望∼類病毒奈米載體與基因靜默
肩關節鏡術後復健新觀念∼提早復健可提早康復,回歸正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