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起照亮別人 |
 |
◎林口長庚神經內科技術師 李芝婧 |
 |
 |
 |
「長庚醫起行社團」成立4年多了。對長庚人來說或許這個社團大家很陌生,在社服的網頁可以找到詳細介紹以及回顧我們走過的足跡。當初成立此社團是一群擁有醫護背景的熱心人士,希望協助弱勢團體,讓他們對於疾病能早期發現早期治療。沒有醫護背景的夥伴,也一樣可以貢獻熱誠與愛,去陪伴關懷。只要你是長庚人,只要你願意,我們永遠張開雙手,歡迎你跟我們「醫起行」走! 愛∼是無國界的。這4年來,除了每年我們會參加醫院舉辦的海外國際志工活動以外,每個月會到「忠義基金會」附屬機構「桃馨園」服務。桃馨園位於桃園新屋,為桃園市社會局委託之緊急安置中心。主要安置0∼6歲的兒童保護個案。為保障院童安全,並不對外開放。 「醫起行」與桃馨園討論長期服務院童的可能性。院方同意下我們開始社團宣傳活動,號召願意付出愛與關懷的夥伴。工作內容包括: 醫師為孩子做基礎身體評估檢查,其他夥伴為孩子做發展評估。大家各出奇招哄著孩子配合,分工合作下完成檢查。目的在於幫助他們早期發現問題,早期至醫院接受治療矯正。 很多院童的母親懷胎時就吸毒,導致早產;有些從出生就被遺棄,甚至被家暴,安置進來時傷痕累累。每個孩子背後都有不為人知的心酸故事。他們因身體受到極度的傷害,身邊無人陪伴教導,導致發展遲緩及退化行為。他們無法選擇自己的父母,也無力反抗原生家庭帶給他們身心靈上的陰影 。幼小心靈只能任憑上天的安排。 桃馨園是緊急安置中心。孩子通常停留時間約半年,就會被轉至長期機構、寄養家庭或被領養,部分孩子也會回到原生家庭去。他們都還是懵懵懂懂的學齡前兒童,就要面臨許多同伴們的分離,顯得格外焦慮,怕生。 每個月我們前往服務時,孩子總會賴在機構工作人員的身上,尋求安全感與溫暖,不願與我們接觸。我們只好使出渾身解術,施展秘密武器∼說故事、畫畫、帶遊戲、或送貼紙、氣球、玩具等等,來誘導孩子們參與。看著孩子嘻嘻笑笑活潑可愛的模樣,既心疼又療癒。活動結束後收穫最多的是我們自己。施比受更有福,這些孩子讓我們更懂得珍惜身邊所擁有的一切! 「家」是每個人的避風港,家人永遠是我們的後盾。但對於從小生長在安置機構的院童而言,想要擁有親情的撫慰可能是一種奢侈。我曾看到:有個小女孩要人家一直抱著她。她像無尾熊一樣依附在大人身上,只要不抱她就大聲哭鬧,撞的鼻青臉腫,傷害自己;有個男孩已經四五歲,只會簡單的表達,跟著大人的話回答後面字尾,明顯發展遲緩;還有媽媽吸毒的可憐寶寶,出生後有戒斷症狀,哭鬧不休,需靠藥物治療… 孩子們身上的傷可能痊癒,但受傷的心靈該如何彌補 ? 想到一輩子的陰影會伴隨著她們成長,讓我們心疼不已。我們只能盡一份微薄的力量來陪伴、儘可能給與他們溫暖,讓他們不孤單。有人會問,沒有醫護背景的我們能幫助他們什麼?只要你帶著一顆有愛的心, 關懷,陪伴∼對他們來說已是最好的良藥。愛永不嫌多。愛永不止息! 這4年來,感謝夥伴們一路支持參與。你們讓我看到:在現在冷酷的社會中仍充滿著愛與溫暖,仍有一顆願意犧牲奉獻的心。南丁格爾說:「燃燒自己照亮別人」。我們不需要燃燒自己,我們只要心中燃著一絲絲微量的燈火,跟著「醫起行」,讓這把燈火照亮更多的人。這把燈火也將會點亮我們的人生舞台,為我們的生命點綴更多色彩。 |
 |
|
 |
|
|
|
 |
封面故事 |
 |
 |
新聞紀要 |
 |
 |
醫療時論 |
 |
 |
心靈點滴 |
 |
 |
病人安全 |
 |
 |
白話醫學 |
 |
 |
愛無國界 |
 |
 |
兒童醫療 |
 |
 |
人物側寫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