肢端肥大症 |
 |
◎基隆長庚內分泌暨新陳代謝科主治醫師 陳志宏 |
 |
 |
肢端肥大症(acromegaly)是成年人生長激素分泌過量所引起的病症,絕大多數是由腦垂腺腫瘤造成。其盛行率約為百萬分之40∼60,估計全台灣約有近千位病人。生長激素分泌過量對體型的影響相當緩慢,較典型的臨床表徵有額鼻及下巴變大,手腳指(趾)掌變粗大,頭痛和視野缺損;此病還會併發高血壓、心衰竭、高血糖、睡眠呼吸中止症及大腸癌。從症狀出現到診斷出肢端肥大症平均需約12年。 肢端肥大症的診斷方法可由臨床表徵及上升的血中生長激素及生長因子(IGF-1)濃度來判斷,進一步可安排顱部核磁共振檢查是否有腦垂腺腫瘤或組織增生。治療首選是手術(經蝶竇內視鏡開刀)治療,治癒率在微腺瘤(小於1公分)為80%,巨腺瘤(大部分病人)則低於50%。所以內科療法通常是必要的手段:體抑素作用類似物每月注射一次,是目前最佳的首選藥物。另外尚可考慮放射線治療(電療):近年來多採用伽瑪刀。肢端肥大症大多需要長時間的追蹤及治療,合併不同的治療方法,定期追蹤檢查,是改善此症預後的不二法門。 |
|
|
 |
封面故事 |
 |
 |
新聞紀要 |
 |
 |
醫療時論 |
 |
 |
特別報導 |
 |
 |
養生文化村報導 |
 |
 |
病人安全 |
 |
 |
飲食營養 |
 |
 |
白話醫學 |
 |
 |
兒童醫療 |
 |
 |
增刊目錄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