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治型癲癇的合理多重藥物療法 |
 |
◎林口長庚神經內科系腦功能暨癲癇科主治醫師 謝向堯 |
 |
 |
 |
在治療癲癇上,藥物是首要武器。除了希望在第一時間幫助病人預防癲癇發作之外,也希望盡量降低用藥所帶來的副作用,進而幫助病人提升整體生活品質。因此選擇一個能控制癲癇、安全、副作用少的藥物是很重要的! 倘若患者病情較複雜,無法用單一藥物來控制,就得考慮選用第二、甚至更多種藥物來合併治療,也就是本文接下來談的「多重用藥」或「組合式用藥」。當然藥物的種類越多,往好處看是對腦部多一層保護,癲癇復發機率更小,但相對的患者可能承受更多的副作用。 癲癇藥物的作用機轉繁多,比方說鈉離子阻斷劑、GABA受體阻斷劑等,但大抵上是由肝臟或腎臟其中之一代謝為主。醫師要針對個別患者考量,善用不同的藥物,才能得到最佳效果。除非是某些特定的癲癇症候群(見鄭美雲醫師文章),否則沒有一種藥物組合或加藥規則能適用於所有癲癇症,因為每個人的病因都不同,身體狀況各異,用了不恰當的藥物反而容易導致病情惡化。 這些因素包含:癲癇是否屬於特殊的症候群?是先天(遺傳)或後天因素(例如腦傷後、腦炎後)導致的?患者身體狀況如何(比方說肝功能或腎功能不佳、或伴隨其他疾病)?性別與年齡、職業為何?什麼情況下容易發作?均會影響醫師選擇藥物。 當必需使用兩種以上藥物的時候,簡單舉幾個考量如下: 一、盡量選擇藥效不會互相干擾的藥、甚至能夠加成的抗癲癇藥 如果用了兩種藥,效能卻無法完全發揮,1+1<2,就不是我們所樂見的。比較具代表性的組合為帝拔癲(valproate)配上樂命達(lamotrigine),是研究上公認1+1>2的組合,當使用其中一種藥物療效不佳,可考慮加上另一種;因為這兩者均由肝臟代謝,一旦併用時能刺激彼此藥效,用較低劑量便能達到更好的控制;但並非適合每一位患者。 舊一代的癲癇藥如帝拔癲會抑制肝臟酵素代謝、但癲能停(phenytoin)和癲通(carbamazepine)則會促進肝臟酵素代謝,這些特性都會影響第二種抗癲癇藥的藥效。舉例來說如果患者已在用帝拔癲,第二種藥可能減量便能達到預期藥效;若患者已在用癲能停或癲通,則第二種藥可能需增量才能達到預期藥效。第二代的抗癲癇藥(俗稱「新藥」)相形之下對其他藥物的交互作用就少得多,所以在添加第二種藥物時可以優先選擇新藥,例如優閒(levetiracetam)或近年來更具專一性的新藥如癲控達(perampanel)就宣稱跟其他藥物沒有交互作用,廣受臨床醫師歡迎。 二、作用機轉的考量 每種藥物都有不同的作用機轉,抗癲癇藥物一般就是抑制(少數是刺激)特定作用機轉,以抑制癲癇。通常第一個藥會選擇較廣效的藥,例如具備多種作用機轉的帝拔癲或妥泰(topiramate)以增加勝算;若效果不佳時再添加特定作用機轉的藥。同樣道理,假如第一種藥物無效時,第二種藥物盡量選擇不同作用機轉的較能互補。比方說若第一種藥選擇除癲達(oxcarbazepine,屬鈉離子阻斷劑)卻達不到預期控制效果,第二種就避免選同一類的藥,因為這個機轉已經效果不佳了;可改挑優閒、妥泰或利瑞卡(pregabalin,作用為鈣離子阻斷器)等。 三、共病症 簡單來說就是患者除了癲癇之外,是否同時具有其他疾病?第一種藥是以控制癲癇為首要目標,選擇第二種藥時則可以連帶考慮是否對患者其他疾病有助益。像許多癲癇藥對於止痛(無論神經痛或肌肉痛)、失眠、預防偏頭痛、情緒控制(如躁鬱症)亦有療效。當患者同時具有神經痛,例如三叉神經痛、 疹後神經痛、多發性神經病變引發的神經痛,或是慢性肌纖維疼痛等,可以優先考慮如鎮頑癲(gabapentin)、利瑞卡、除癲達、帝拔癲等藥來輔助癲癇,順便協助緩解疼痛。如果患者長期失眠,可考慮用利瑞卡、 加賓(tiagabine)、服利寧(clobazem)、利福全(clonazepam)或其他適合睡前服用的長效藥物來協助睡眠。當患者(通常是年輕人)長期受偏頭痛所苦,可考慮加妥泰或帝拔癲來預防偏頭痛。如果患者合併有其他精神性疾患,帝拔癲、癲通、樂命達等藥物可以協助控制情緒;反之可能誘發急性精神狀態的優閒則要謹慎使用。 最後假使患者因為自身體質或代謝疾病導致肥胖,在第一種抗癲癇藥不見效後,可以考慮添加妥泰或佐能安(zonisamide),連帶有減輕體重的副作用;反之報導可能導致體重增加的藥物如帝拔癲、利瑞卡、癲控達則要斟酌是否適當。 醫師在用藥上有許多考量,難以一一說明。除了藥效,還需考慮盡可能減少併發症,改善生活品質。患者應該就自己病史與用藥紀錄、職業特性和作息方式、以及心理顧慮與醫師做詳細討論,取得共識,方能達到最好的治療效果。 |
 |
|
 |
|
|
|
 |
封面故事 |
 |
 |
新聞紀要 |
 |
 |
醫療時論 |
 |
 |
特別報導 |
 |
 |
養生文化村報導 |
 |
 |
病人安全 |
 |
 |
飲食營養 |
 |
 |
白話醫學 |
 |
 |
兒童醫療 |
 |
 |
增刊目錄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