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卷第六期 104年6月1日發刊
腸道菌群與人體健康及疾病專刊
血虛
◎高雄長庚中醫科系主治醫師 洪裕強
「血虛」(Deficiency of blood)是血液不足的現象,是傳統中醫的名詞,類似於現代醫學的「貧血」。後者是經由客觀地抽血檢查,發現血液中的紅血球數目不足(男性少於430萬/uL;女性少於390萬/uL)和血紅素減少(男性少於13.5 g/dL;女性少於12g/dL)的疾病。貧血有可能是遺傳疾病,或是缺鐵、失血、溶血,甚至是骨髓病變造血異常導致。至於前者,則是古人在缺乏現代儀器設備的情況下,主觀地經由望、聞、問、切四診的方式,發現患者有臉色蒼白缺少血色、嘴唇色淡、指甲蒼白、容易頭暈眼花、代償性心跳快、手腳會麻、舌淡、脈細(血管直徑較細,單位時間流過的血液量較少)無力等血液不足的症狀。
醫學臨床有時會發現,有些患有「血虛」的病人,抽血檢查後,發現自己的血紅素並沒有下降;而罹患「貧血」的病人,也不見得都會頭暈,或出現如「血虛」如心悸等症狀,這得視病人貧血的程度,與發生時間的長短而定。一般而言,患者貧血時間愈久,貧血程度愈嚴重,「血虛」與「貧血」愈一致。
         
 
封面故事
腸道菌群與人體健康及疾病
腸道微生物對健康和疾病的影響∼觀念演進與未來展望
胃腸道巨細胞病毒感染症
腸道菌落與代謝
新聞紀要
2015尼泊爾震災救援、高雄長庚大愛無國界
護理之家的薩克斯風小精靈
醫療時論
營養醫學與健康食品之今昔觀
醫學報導
老年人的隱形殺手∼骨質疏鬆症
膀胱過動症
特別報導
創新.影響.卓越論壇∼魏福全院士獲選當代世界最具影響力的十大
社服園地
「愛」的決定∼談器官捐贈
養生文化村報導
養生文化村試住之經驗分享
病人安全
手術安全之麻醉記錄電子化
飲食營養
食在有健康∼血液透析病人營養照護
我心深處
放手的智慧
白話醫學
糞便寄生蟲
兒童泌尿道感染
兒童醫療
用「愛」守護孩子平安長大∼談受虐兒照護
增刊目錄
血虛
得舒飲食
高脂血症
雷射針灸減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