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的決定∼談器官捐贈 |
 |
◎林口長庚社服課器官勸募協調師 易麗滿 |
 |
 |
 |
爸很勇敢,而且救了好多人!」阿成的老婆對著5歲的雙胞胎兒女如此說著,這一幕的感動深深烙印在我的心中。 30歲的阿成,在大陸經商時認識了小萍,兩人決定攜手共步紅毯,也育有一對乖巧可愛的雙胞胎,幸福的模樣確實羨煞身旁的人。某天阿成工作時覺得頭痛不舒服,到醫院看診,診斷為腦中風,因為治療效果不如預期,毅然決定返回台灣就醫,病情雖一度穩定,但再次的出血惡化卻也讓阿成再也無法回到溫暖的家,與孩子一起遊戲、與心愛的太太一起牽手散步。 某天晚上小萍主動向醫護團隊表達器官捐贈的意願,這是多麼難能可貴的愛,為了能夠完成小萍的心願,當我接獲通知後馬上趕回醫院。小萍在台灣沒有親人,她堅強卻孤單的身影令我印象深刻,我陪著她,聊聊器官捐贈的想法,小萍說,在剛回台住院的前幾天,恰巧有其他床家屬也做了器官捐贈的決定,才知道有器官捐贈這件有意義的事情,心裡想著以後有機會也要能夠藉此奉獻社會、延續生命,只是沒想到這一刻卻來得這麼快…既然無法挽回,也只能勇敢放手,我決定要在阿成生命的最終做一件有意義的事情,盡一切的力量幫助他人,讓等的移植的病人有機會看見希望。雖然流著淚,但小萍仍平靜地道出她的想法。我問小萍「孩子知道你的決定嗎?」,小萍說阿成的奉獻對小孩是一個很好的模範,所以已經跟孩子說:「爸爸很勇敢,而且救了很多的人,你們有機會也可以像爸爸一樣,幫助好多好多人!」這句話深深觸動著我,也堅定了我從事器官勸募工作的信念。 從事護理工作19年期間,我期許以自己的護理專業讓病人健康出院,照護病人帶給我許多成就感,器官捐贈對我而言,似乎只是個從未有機會接觸的「名詞」。在一個偶然的機會轉換成器官捐贈勸募協調師一職,這與先前外科護理工作截然不同,一個是讓病人健康的出院,但現在是幫助生命末期的病人完成器官捐贈的心願,雖然性質不同,但都是在幫助他人。在這一年多的工作經歷,陪伴20多位器官捐贈個案,每次陪伴捐贈者及家屬送入手術室前的許多畫面歷歷在目。諸如堅強的父親不捨的眼淚、妻子最後一次牽著丈夫的手,訴說著最終的情愛、母親在與兒子道別離時聲嘶力竭的哭喊、子女要母親一切放心,他們會勇敢地長大成人,也見證了許多年幼孩子送別父母親的畫面。雖然必須經過那麼多的煎熬,但他們相同的目的都是為了能夠遺愛人間,在他們的心中都充滿了「愛」的種子。每當完成器官捐贈,見證了許多器官移植家庭因而重拾幸福與溫暖,見證了許多移植病人對人生重新懷抱夢想,見證了每一個捐贈者家屬因為器官捐贈而感到安心、驕傲,讓我對於器官捐贈的使命與熱忱更加堅定。 兩個星期後,小萍帶著一對子女來台灣與阿成送別,我告訴孩子,「爸爸好偉大,幫了好幾個人喔,那些爸爸幫忙的人現在都很努力地恢復著呢!大家都很謝謝你們跟爸爸。」看到小萍跟孩子的微笑,我知道我一定要堅持著為器官捐贈努力的使命。 |
 |
|
 |
|
|
|
 |
封面故事 |
 |
 |
新聞紀要 |
 |
 |
醫療時論 |
 |
 |
醫學報導 |
 |
 |
特別報導 |
 |
 |
社服園地 |
 |
 |
養生文化村報導 |
 |
 |
病人安全 |
 |
 |
飲食營養 |
 |
 |
我心深處 |
 |
 |
白話醫學 |
 |
 |
兒童醫療 |
 |
 |
增刊目錄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