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卷第六期 104年6月1日發刊
腸道菌群與人體健康及疾病專刊
腸道菌落與代謝
◎林口長庚胃腸肝膽科主治醫師 宋昌穆
從21世紀初,由於新一代DNA定序技術的進步,我們發現腸胃道微生物在人體健康扮演重要角色。腸道菌落可能因為外在因素如抗生素使用、飲食、生活型態、甚至生產與哺乳方式等而改變。此外,人體不同部位可能有個別獨特的微生物菌落,而影響我們的生理功能與健康。
人體細胞總數約為1013(60兆),而腸道微生物約有1014(百兆)。人體基因總數約為兩萬到兩萬五千,但腸道微生物有超過一百萬種基因、橫跨超過一千種菌種。此外,約只有1%的腸道菌種已經被培養出來,許多仍無法培養。因此很難完整描述整個菌落、其作用機轉與影響,當中許多菌種仍無法培養出來進行研究。最近因為16S粒線體RNA定序與總體基因研究上的進展,才剛開始解開部分。
為研究微生物,包括腸道菌種,第一步必須培養出來並加以分類。截至目前為止,只有1%的腸道菌種已經被培養出來,但若使用16S粒線體RNA定序技術的話就無需培養菌種。使用總體基因定序的優點是,跳過培養的需要以及所造成的限制,直接從多種菌株萃取DNA。有些研究者可能會質疑,基因定序技術已存在超過30年,為何最近才被廣泛使用於分類。那是因為腸道細菌的基因數量比人類的基因多很多,傳統基因定序方法較為緩慢,也缺乏同時處理大量基因、大量樣本的容量。由於其迅速與完整的特性,總基因體學現在已經廣泛使用新一代的基因定序技術。
實驗鼠在醫學研究領域扮演重要的角色。對腸道微生物與人體健康關係的研究,也是從實驗鼠開始的。研究顯示,瘦鼠吃過肥鼠的糞便後,便會增加體重、其腸道菌株也改變成類似肥鼠所有。經由最新的總基因體學技術,我們發現肥鼠糞便菌種的組成、分類與代謝物造成瘦鼠變胖。研究腸道菌株與代謝物的組成,可幫助我們了解其與宿主的關係。
人類的腸道菌株有100兆的細菌細胞,橫跨一千種以上菌種,包括五種菌門:放線菌門、類桿菌門、厚壁菌門、變形菌門、疣微菌門、與(細)梭菌門。
全球的肥胖流行主要是由於生活型態的改變以及高熱量飲食,但腸道微生物對代謝過程有相當的影響。經由最新無須培養的研究技術,我們對人類腸道微生物已有較好的了解。有一個研究建議,胃繞道手術有直接的抗糖尿病效果。雖然其機轉細節仍不明,最近對於胃繞道手術後代謝表型改善研究,顯示腸道菌株有改變,是造成此一效果的因素之一。手術後肥胖的糖尿病患者,其腸道中F. prausnitzii的比例增加,而這與發炎指標呈現負相關。這顯示此一菌種顯然能調節全身性的發炎反應、幫助改善糖尿病。另一個臨床研究中,對代謝症候群的病人給予瘦子的腸道菌株後,胰島素敏感度顯著增加,而此敏感度與糞便中產丁酸的細菌增加有關。
腸道微生物以三種方式影響人體代謝:首先影響宿主的熱量能量轉換,其次影響腸道菌種的代謝活性,其三是菌落的組成。對熱量能量轉換的效果很顯著,大約10%攝取的碳水化合物在口腔與胃部消化,大部分則是在小腸被吸收,未被消化的後來會在大腸被其中菌株發酵。此一發酵過程會產生揮發性的短鍊脂肪酸例如醋酸、丙酸、丁酸。雖然這些產物提供了局部腸細胞的養分,但只構成整體熱量需求的10%。這數字跟其他雜食動物的30%比較起來,這些丁酸與短鍊脂肪酸大部分是提供遲到微生物的能量來源。
腸道微生物的整體代謝活性,特別是大腸中飲食副產物的發酵,使得宿主能吸收並氧化微生物所產生的短鍊脂肪酸。這同時也重新獲取一部分原始能量,提供微生物生長。發酵與吸收短鍊脂肪酸的效率,會影響宿主對無法消化碳水化合物的能量萃取。根據最近的研究,我們知道某些所謂與微生物相關的分子型態,例如微生物所產生的脂多醣體,在誘導低度發炎反應與代謝疾病如肥胖、糖尿、脂肪肝等扮演關鍵角色。這建議內毒素血症與腸道微生物有強烈關係。
對於代謝疾病的流行研究中,腸道微生物似乎扮演顯著的角色。很難決定確切的機轉,能將腸道菌種組成、活性和葡萄糖與能量的代謝路徑建立關係,即使有好幾個研究已顯示能影響不同的生理機轉。腸道微生物涵蓋廣泛、是可因飲食而迅速變化的菌株。
我們面臨的挑戰在於,發展出研究方法,以能獨立檢視關鍵性的機轉,這涉及腸道微生物的分子訊號。此外我們仍在追求新療法,以能處理宿主的代謝問題以及腸道微生物與宿主間的作用機轉。
         
 
封面故事
腸道菌群與人體健康及疾病
腸道微生物對健康和疾病的影響∼觀念演進與未來展望
胃腸道巨細胞病毒感染症
腸道菌落與代謝
新聞紀要
2015尼泊爾震災救援、高雄長庚大愛無國界
護理之家的薩克斯風小精靈
醫療時論
營養醫學與健康食品之今昔觀
醫學報導
老年人的隱形殺手∼骨質疏鬆症
膀胱過動症
特別報導
創新.影響.卓越論壇∼魏福全院士獲選當代世界最具影響力的十大
社服園地
「愛」的決定∼談器官捐贈
養生文化村報導
養生文化村試住之經驗分享
病人安全
手術安全之麻醉記錄電子化
飲食營養
食在有健康∼血液透析病人營養照護
我心深處
放手的智慧
白話醫學
糞便寄生蟲
兒童泌尿道感染
兒童醫療
用「愛」守護孩子平安長大∼談受虐兒照護
增刊目錄
血虛
得舒飲食
高脂血症
雷射針灸減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