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過障礙∼創造契機 |
 |
◎林口長庚護理部 李秀芳督導、李淑慧督導、賀倫惠副主任◎林口長庚醫院 黃璟隆副院長校閱 |
 |
 |
 |
一開始別人對我們醫院要參加JCI認證的反應是「怎麼可能!」理由不外乎「三多」,醫院床數太多、部門太多、人數太多,種種的跡象好似都呈現難度太高。 常說「萬事起頭難」,院區配合條文成立運作團隊,從英文條文解讀、再與醫院規章制度及作法進行串連,轉變醫院各部門均可推行的政策與程序,宣導並實際推行,過程中藉由不斷的討論再討論,找出最佳政策與程序,達到「你好、我也好」的狀態。看似平凡無奇的過程,卻是花盡多少人的腦筋才能夠想出來,因為即便是已經通過認證醫院的作法,卻因為與我們醫院狀況差異,無法直接移植適用,必須找出自己的作法。 院方有幸邀請台灣通過認證醫院的先進們,在101年9月到本院進行初始評估,讓我們對認證作業更具象化。接著102年6月和12月分別進行各5天的模擬評鑑,由於各委員分頭進行訪查,走到哪看到哪的狀況下,變成無法事先得知動向,讓我們的挑戰性增加不少,並且也在這次6月份得知委員建議我們必須更正正確的JCI評鑑標準,促使運作團隊由14章節變成16章節,擴大準備範圍,相對更加困難。但我們並沒有因此而退縮,反而是加緊腳步,將各委員的建議逐條進行檢討並改善,終於在103年1月通過認證。 過去大家的概念,只有護理的訓練由上而下是一致的,凡事交由護理部,高階主管就安心。但JCI給我們的意義,一個部門是無法完全挑起病人照護安全大樑,而是需環環相扣串連。再回頭看看,JCI認證帶給我們什麼?首先,應該是更加團結與溝通吧!從以往各部門的獨立運作,變成必須與其他部門、各類醫事人員共同合作,讓每位員工心中皆扮演兩個角色,是先鋒也是候補。例如:對病人及家屬衛教,照護團隊人員都要知道病人曾經所接受的衛教項目,而本院藉由資訊系統的整合串聯,讓病人所接受衛教項目,能正確且迅速呈現給醫療團隊之道,可以避免重覆或不足情形產生。 接著是安全提升,多項作為都是基於安全的概念拓展。跌倒預防不再只是護理的工作,須由大家共同維護。例如:急診、門診及住診病人皆需跌倒評估及適當預防措施,才能減少病人因跌倒導致的傷害風險。 為了員工安全,改變沿用已久的喉頭鏡消毒方式,改用光纖喉頭鏡,減少各單位使用暴露在危害物質環境下。病人離院交通工具及非病危自動出院病人,從後續醫療主動關懷,讓我們體會到服務治療關係是關懷的延伸,也獲得民眾嘉許。 這次挑戰JCI認證不是為了通過後的名聲,而是藉由準備過程,我們看到各部門放下本位主義,讓醫院在完整之下,更加細密的安全防護網,也讓就醫病人、家屬、訪客、工作人員、志工等,都能身在安全的醫院中。因為安全是沒有理由可以塘塞或說明,另一最大收獲便是團隊合作及向心力提升,讓我們成為卓越的醫療體系。 |
 |
|
 |
|
|
|
 |
封面故事 |
 |
 |
新聞紀要 |
 |
 |
醫療時論 |
 |
 |
醫學報導 |
 |
 |
特別報導 |
 |
 |
社服園地 |
 |
 |
養生文化村報導 |
 |
 |
病人安全 |
 |
 |
飲食營養 |
 |
 |
我心深處 |
 |
 |
白話醫學 |
 |
 |
愛無國界 |
 |
 |
防癌醫學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