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工日、社工情 |
 |
◎林口長庚社服課課長 游靜宜 |
 |
 |
 |
民國86年4月2日,醞釀多年的「社會工作師法」終於立法通過,這意味著社工專業逐漸被社會所重視與認同,因而訂定4月2日為「社工日」。想著一開始我懷抱了一個夢想、一顆助人的雄心壯志,選擇踏入社工這個行業,雖然這一路走來也有許多的艱苦挫折、衝突兩難,但協助個案後之喜悅與成就、服務後之溫馨與感動,讓自己至今仍繼續堅持在這條助人的「路」上。 社工是什麼呢?是一群有愛心的義工、志工嗎?相信很多人並不清楚。社工具備努力向前、堅持不怕苦的「阿甘精神」,協助弱勢團體爭取社會公平正義有如「超人」,又像具備多項功能與協助案家尋找資源解決問題的「哆啦A夢」,凡是有弱勢族群需要協助的地方,就會有社工的蹤影。社工以多樣的面貌出現在社會各個領域中,包含受虐兒童婦女、身心障礙者、低收入戶家庭、失依長者及就醫障礙者等,透過社工協助得以改善其問題、發揮家庭功能。醫務社會工作,是社會工作領域之一,是將社會工作之專業方法,運用於醫療衛生保健機構之中,以協助病人及其家人乃至於社會大眾能有效使用資源,期避免因病導致各種問題的嚴重性加劇,並早日恢復健康以及預防疾病之發生等。 長庚醫院的社工發展起步算早,本院成立之初即本著以病人為中心的服務理念,成立社會服務部門,由受過專業養成訓練的社工人員提供服務,協助病人生理治療外的心理、社會照顧,並積極參與醫療團隊,提供相關評估資訊,降低病人就醫之阻礙,增加個人與家庭之社會適應。社工從早期著重醫療費用補助之協助,逐漸拓展關懷視角,目前醫務社工之服務範圍不再僅限於醫院內,而是拓展至家庭、學校、社區等;結合醫療、社會福利、教育等資源共同提供病人、家屬以及社會大眾健康與醫療方面的服務。 「這裡有病人家庭經濟困難,需要社工提供協助」、「我的爸爸需要長期洗腎,但他拒絕接受治療,怎麼辦?」、「我的小孩長期受癌症所苦,他非常渴望能和同學一起參加畢業典禮,但…」、「××床×先生預後狀況不佳,家屬情緒激動無法接受」、「××小朋友顱內出血且身上多處瘀青,應該是兒虐個案,趕快聯絡社工處理」,醫院內不論在病房或是急診,有許多病人家庭面臨到經濟、情緒、家庭、疾病適應、兒保個案、醫病關係等問題,醫師、護理人員均會聯繫社工在第一時間連結整合社政、民間及院內醫療資源,提供最適切的評估與協助,透過團隊的整合,讓病人得到生理、心理及社會完整性的照顧。看似社工是助人者,但病人點點滴滴的真實心情故事,何嘗不也讓我們多了許多自我察覺、省思與豐富人生閱歷的機會嗎? 志願服務督導與管理也是醫務社工之一大挑戰,於偌大醫院環境中,自病人入院下車處、門診區、電梯處、住院病房,處處都可見身著黃色背心的志工,穿梭在醫院各角落提供服務。這群熱情的志工有賴於社工的關懷與引導,方能有效發揮他們的愛心與專長,於病友及社區弱勢關懷服務上,讓志工在這裡感受到尊重與成就感,伴隨著醫院一同成長茁壯,也將熱忱與愛心延伸至社區每一個地方。目前醫院社工普遍較為年輕,人生閱歷也或許沒有志工豐富,因此要如何兼顧志工感受與建立專業的督導管理,對社工來說是門藝術與學習,這當然也需要醫院具備完善社工督導制度,讓帶領志工的社工夥伴有後盾。 走出醫院,就看不到社工的足跡了嗎?近年來醫院積極推動社區預防保健與社區弱勢關懷服務,以優質化的醫療服務、守護社區健康之目標持續努力。因此在社區居民經常運動場所、社區鄰近餐廳、育幼院、獨居長者家中甚至看守所,都可以看到醫院社工與醫師、護理人員或營養師共同關心居民的生活與健康。 為能提升醫療資源不足國家之醫療水準,使人民能享有應有的醫療服務,身為醫學中心的本院,自許應負起更多社會公益責任,「給他們魚吃,不如教他們如何釣魚」為此,醫務社工更跨越了國界,結合院內員工志工,共同發揮專業與熱忱扶助弱勢國家,以真正達到醫療無國界,並藉此回饋國際社會,傳達台灣之情。 身為醫療社會工作者,我們除持續深化服務品質外,也應加強於教學與研究,將成果回饋社工服務面、樹立本院社工專業形象,並與國際接軌,增進台灣社工能見度。我們一直相信還可以做的更多,善用本院醫療專業核心能力,規劃長期、可評估效益之行動方案,讓善念能向外擴散推展,為社會盡一分心力,也希望能建構一套醫務社會工作的實務典範,作為國內醫務社會工作的先驅,為社會工作專業貢獻心力。 |
 |
|
 |
|
|
|
 |
封面故事 |
 |
 |
新聞紀要 |
 |
 |
醫療時論 |
 |
 |
醫學新知 |
 |
 |
醫學報導 |
 |
 |
心靈點滴 |
 |
 |
養生文化村報導 |
 |
 |
病人安全 |
 |
 |
醫學節日 |
 |
 |
健康老化面面觀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