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卷第十二期 101年12月1日發刊
心臟血管外科的新紀元專刊
認識葉克膜
◎林口長庚心臟外科主治醫師 張育生
1歲大的小朋友因腸病毒住院,在使用高劑量的強心劑下勉強維持血壓,心臟超音波顯示心臟功能極度不佳,醫師決定使用「葉克膜」來拯救。一星期後患童脫離「葉克膜」,心臟功能也回到正常,但是腸病毒造成呼吸中樞傷害,患童雖然意識清醒,但是無法自行呼吸而需要再接受氣管切開手術。由於先前媒體大幅報導邵女士及星星王子,靠著葉克膜在鬼門關前獲得重生,葉克膜因此聲名大噪。事實上,葉克膜並非萬能,本文特此針對葉克膜在小兒科的臨床應用加以說明,希望民眾對葉克膜的治療能有正確的認知。
「葉克膜」是「ECMO」的中文音釋。「ECMO」是心肺循環輔助器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的英文縮寫。葉克膜自1954年開始運用於開心手術後,目前也延伸成為重症患者心肺衰竭時的輔助治療儀器。1976年葉克膜開始被應用於新生兒呼吸衰竭的治療領域,並被視為治療新生兒呼吸衰竭的新利器。葉克膜主要由「人工肺」和「幫浦」所組成,讓病人的肺臟及心臟獲得暫時性的休息,以等待心肺功能的恢復。「人工肺」就像正常的肺一樣,具有移除二氧化碳,換入氧氣的作用。「幫浦」則可將富含氧氣的血液經由動脈或靜脈的管道,再輸回到體內循環之中。
由於葉克膜由「人工肺」和「幫浦」所組成,運作時需要使用肝素,以免管路內血液凝結。因此,出血為使用葉克膜最大的風險。研究文獻指出,使用葉克膜時,患者腦部出血的發生率可高達30%。此外,血液在管路長期運轉,容易產生血栓導致肢體栓塞,發生像星星王子一樣需截肢的併發症;以及免疫力降低,容易感染,甚至引發敗血症而死亡。此外,並非所有患者都適合接受葉克膜的治療,舉凡顱內出血72小時內、腦部已經缺氧受損、罹患惡性腫瘤者、放置葉克膜前病人已有明顯不可逆轉之病況、持續進展之退化性全身性疾病等患者,均不適合放置葉克膜。
葉克膜主要是暫時取代心臟和肺臟的功能,保護其他的器官,絕對不是萬能的靈丹妙藥。它也可能出現併發症而造成病人的損害,甚至導致病人死亡。所以找出疾病的根本原因加以治療才是最重要的。合理且適時地使用葉克膜,才能避免合併症及醫療資源的浪費,並發揮其真正的治療功能。
         
 
封面故事
先天性心臟病治療的新發展
認識葉克膜
與心臟血管外科扮演相輔相成角色的兒童治療性心導管術
兒童心臟內科醫師在治療先天性心臟病的角色∼從介入性心導管術治
認識上顎竇增高術
新聞紀要
基隆長庚2012紀念王創辦人永慶先生系列活動紀實
長庚科技大學舉辦亞太地區模擬醫護教育國際研討會
第七屆顱顏暨唇 裂手術國際研討會大會紀實
服務無所懼,異鄉服務情∼長庚員工國際志工印尼獻愛行
「突破逆境•彩繪人生」江子翠捷運藝文廊口足畫藝聯展活動紀實
健康營造計畫∼社區菸檳防制新策略
2012「青海之心」黃南州同仁縣義診之藥師觀點
醫療時論
了解愛滋病∼從世界愛滋病日談起
特別報導
台灣的「活路外交」與國際醫療
心靈點滴
女醫師難為
中醫報導
吃這個也癢,吃那個也癢∼中醫看皮膚搔癢症
嘉義院區報導
定期口腔篩檢、嘜哺檳榔,口腔癌遠離你
養生文化村報導
奉 茶
病人安全
淺談電腦斷層減少輻射曝露之策略
飲食營養
滿漢全席我不怕?談中風營養照護
健康老化面面觀
老人跌倒的評估與預防
增刊目錄
護理之家老人之休閒活動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