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卷第四期 101年4月1日發刊
兒童友善醫療照護專刊
取之社會、用之社會 志工故事分享
◎林口長庚心臟外科加護病房護理長 李鳳楨◎林口長庚社服處社工師 江佳霖
本院秉持著「取之社會、用之社會」的服務精神,長期深耕社區弱勢關懷,社會服務處積極推展各項社區醫療照顧服務,包含財團法人桃園縣私立菩提之家育幼院童健康關懷服務以及龜山鄉獨居長者關懷服務等方案。
基於當前社區獨居長者與育幼院院童屬於社會上較弱勢的兩大群體,需要社會上有能力且有專業背景的人士肩負起健康照顧責任;為善盡本院的企業社會責任,社會服務處號召本院有興趣、熱情的員工能長期投入社區弱勢公益關懷服務之行列,攜手關心社會上弱勢獨居長者及兒童之身心健康,建立在地醫療照顧服務,進而提升本院員工積極參與社會弱勢關懷服務之公益形象,發揮「人溺己溺、人飢己飢」的服務精神,從助人過程中不但可以獲得自我實現、增加心靈視野及成就感,更能強化員工對於正向服務態度的價值觀。
迄今本院已有20多位員工加入此愛心服務行列,其背景有來自護理人員、行政人員、技術人員、研究助理以及長庚醫材等各領域,他們利用週末假日公休時間參與社會弱勢關懷服務,其精神值得大家學習效法,亦期待能有更多充滿愛心與熱情的本院員工陸續加入此公益關懷行列。以下是一位林口長庚心臟外科加護病房李鳳楨護理長多次至菩提之家關懷服務的心情故事與大家分享,請靜下心來聆聽她的志工故事:
在醫院從事護理工作已有15年,每天都可在醫院各個角落,看到志工親切的笑容及用心的服務。諸如,每棟大樓電梯口,總有為來院民眾介紹各樓層電梯的志工、推著書籍穿梭各病房送書給病人及家屬閱讀的志工、逐層樓協助推回愛心輪椅的志工、在角落指引方向及接受詢問的志工及乘車處兌換零錢及車班諮詢的志工等。每當看到它們用心服務的身影,內心總會有種無限感激與感動的情緒。
在準備醫院評鑑期間,每天與同仁一起練習著「取之社會、用之社會」、「不以營利為目的,從事醫療事業,促進社會公益福利」的醫院宗旨與理念,也開始自省著,該如何將這醫院宗旨與理念在己身展現?除了可於醫院中奉獻自我力量外,是否可以到院外繼續服務社會上的弱勢團體?因此,當獲知本院社會服務處在號召院內員工投入社區弱勢關懷公益時,就順勢投入了。因平日需上班,因此就選擇假日去服務,服務地點為桃園縣八德巿菩提之家。
桃園菩提之家係收容家庭發生重大變故而無法正常生活於家庭者,協助無依、受虐及受其他傷害之兒童及少年獲得溫馨之教養。我們服務對象是兒童至青少年,因此就針對此年紀常有的問題,如牙齒保健及視力保健問題提供衛教,發揮醫護背景之力量,實地教育院童。參與的志工有來自院內的醫師、護理人員及行政人員,還有長庚大學及長庚科技大學之學生,透過本院社會服務處的安排,有專車接送我們抵達菩提之家。每次活動主題結束後,會準備團康來熱絡氣氛及促進志工與院童間的互動,我印象最深的是,曾經有一次是帶動唱周杰倫的「牛仔很忙」,實地跳下來,每人都興高采烈、熱力四射,足以防禦寒冷的強風。也讓我重溫10多年前的學生時代,參加社團的情景,看到院童天真無邪的笑容及銀鈴般的笑聲,讓我深深覺得來當志工真快樂,雖然需要花費我假日與家人相聚的時光,但卻換得服務他人的愉悅。也透過此活動,讓我重拾昔日溫暖的回憶,也領悟到「取之社會、用之社會」真的是一個值得去實踐的宗旨,我想我將繼續我的服務之路,因為擔任志工真是一項讓自己快樂的事情喔!也希望院內同仁一起來加入志願服務公益關懷行列,延續「取之社會、用之社會」的文化理念!
         
 
封面故事
珍愛寶貝∼兒童緩痛性靜脈注射
兒童手術友善醫療照護
癲癇兒吃出健康活力
境外奇蹟∼臍帶血移植
找回兒童失落的笑容∼關懷育幼院院童身心健康
守護兒童「我願意」∼談兒少虐待
新聞紀要
林口長庚推廣電子病歷 力行節能減碳
舞出健康與活力∼臺北市市民健康操比賽
醫療時論
打造友善的兒童成長與就醫環境∼善盡社會責任
醫學新知
以顯微血管手術治療癌症 切除後之上下肢淋巴水腫
嘉義長庚成立窄頻內視鏡早期癌篩檢中心
醫學報導
壓力大、EQ更要高∼如何培養孩子的好EQ
特別報導
「群賢畢至、少長咸集」記王正儀院長榮退晚宴有感
在柬埔寨的國度,發現簡單的快樂
社服園地
取之社會、用之社會 志工故事分享
養生文化村報導
大顯身手 美食傳愛
病人安全
兒童居家用藥安全
我心深處
出生
醫學節日
世界衛生日∼從家庭拓展至全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