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卷第三期 100年3月1日發刊
護理之家 養生文化村特刊
女醫素描
◎林口長庚麻醉部婦幼麻醉科主任 黃樹欽
前言
長庚女醫師聯誼會的會長黃潔文醫師,她是筆者台大醫學院畢業的學姊,也是我進入長庚麻醉科當住院醫師的啟蒙老師,她希望我能撰寫一文表達男醫師對女醫師們的看法;當然男女有別,為人處世、待人接物確有不同的考量,因此恭敬不如從命,野人獻曝,謹提出個人膚淺的觀感與愚見,雖然拙於文詞,無法一窺全貌,但期望不會因性別、觀點與角度不同,想法迥異而造成針鋒相對或有所誤解。
醫學生的歲月
驀然回首來時路,大學時代新生入學魚貫進入體育館禮堂的那一刻景象,至今還是記憶猶新;偌大的校園與椰林大道的風光景色,令人心曠神怡,校譽好、名聲響也令人稱羨不已,是眾多莘莘學子共同的目標。當時青春無敵,渾身是勁,對於一個懵懂少不更事的青少年而言,是種雀躍萬分的欣喜,至今還能感受當時的悸動。記憶所及,本班醫學系的女生約佔兩成,個個表現出色、出類拔萃!最令人難忘的是我們這一班女同學,所提供的課堂影印筆記,工整易讀足可應付考試;不像我們男生負責時,有時龍飛鳳舞、字跡潦草,對於溜課的同學,猜字與核對無不煞費心思(當時還沒有電腦可列印清晰的筆記)。另一方面,七年的朝夕相處與相知相惜,「近水樓台先得月」成了最佳寫照,日久生情促成了幾組「班對」,千里共嬋娟,鶼鰈情深,才子佳人真可謂天作之合;兩人習醫更可快速的累積共同財富與增長見聞。回想昔日青澀少年時,今日同學們際遇可能有些不同,但大多成了專業權威,或當了大教授,甚至有些學有所成後馬上開業,名成利就、吐氣揚眉。不過天無百日晴、花無百日紅,時空變遷、現今開業名利雙收的好景不再,醫療服務的競爭也更加激烈,往事只能回味。順便一提,班上某位女醫師去年從榮總退休,偶爾在其「班對」先生的診所兼差一兩診次,開始過著遊山玩水的快意生活及璀璨人生,真是羨煞我們這些還在原工作崗位兢兢業業的同學呢!
男女醫師各有差別
儘管女醫師求學時期相當平順,但畢業後的競爭與訓練卻必須付出更大的努力。醫界主要競爭對手是以男性為主,醫院升遷的機會更是當仁不讓,因男醫師要負擔家中生計,賺錢養家糊口或光宗耀祖的傳統觀念,所以特別需要爭取嶄露頭角的機會;若能天時地利人和,順理成章、水到渠成則心想事成!創造可能、把握機會,畢竟機會總是留給準備好的人。不過有時除了本身需靠能力、實力與體力(自願值班或視病猶親照顧病人),尤其尚有淘汱機制,難免也有各顯神通、各憑本事或拉攏關係等方法,甚至私底下還有層出不窮的大小動作,惡性循環下就會有不擇手段只求達到目的,或有違醫德的脫序行為出現;因此醫界也有弱肉強食之爭!而女醫師傳統的感覺似乎相對保守,較為腳踏實地、安身立命,也可能是順其自然的心態或寬宏大量吧!況且若其配偶也非等閒之輩,一般而言較沒有家中經濟的壓力。因此對職位的戀棧,也不會存著非爭個你死我活的態度。惻隱之心,人皆有之;女醫師們的細心、耐性以及母性的關懷與體貼、溝通能力或耐心傾聽,筆者認為有時更優於男醫師。男醫師們自少常被呵護,家事不用其牽掛,只要拚命讀書,考取功名即可。尤其在住院醫師培訓之時,長輩們全力支持其專業工作的衝刺、被賦予超群絕倫的使命,或投入關心國家大事的政治議題而弄得精疲力竭;不若女醫師們較安於現實,或抱負不大,或生活重心忙於生兒育女、相夫教子為主,甚至有時不能免俗的,為了柴米油鹽或瑣碎芝麻綠豆小事或緊張的婆媳關係而困擾不已。
姻緣天註定
哪個少女不多情?哪個女子不夢寐以求良人高大挺拔、英俊帥氣、博學多才、談笑風生、妙語連珠、意氣風發呢?物競天擇,門當戶對最為理想,但現實生活中,在適當的時機,找到適當的人物,情投意合、志趣相同,互相吸引,託付終身,卻真是天賜良緣!若佳偶天成,彼此感情融洽,夫唱婦隨更令人稱羨!女醫們聰敏睿智,自不在話下,但縱然貌若天仙、風姿綽約、靚麗嫵媚或具有專業知性氣質;若不幸遇人不淑,感情世界並非一帆風順,有時也需要相濡以沫,患難與共。女醫們醫療事業有成,但不代表婚姻生活美滿,有時候忙於專業的培訓與學術研究,分身乏術無暇照顧另一半與陪伴孩子的成長;或不幸勞燕分飛,丈夫偷腥出軌的情事,時有所聞。曾認識一位主任級的女醫師,她現在的婚姻生活美滿。憶及第一段與班上同學的婚姻,她的前任另一半畢業多年還考不上醫師證照,打混過日子不求上進,前夫自己好受,別人卻難過,屢勸不聽;尤有甚者還有違背忠貞與不信守承諾的行為;飽暖思淫慾,拈花惹草,如此貌合神離、同床異夢,激情不再,長痛不如短痛,為免夜長夢多,只好當機立斷,快刀斬亂麻結束前次婚姻生活。也有看到年輕女醫師,為情黯然神傷、伊人獨憔悴;迷糊一整片、清醒一瞬間,切莫走入死胡同或為情輕生!何必非君莫屬?其實婚前但願天長地久,婚後若時常吵架鬥嘴,好日子還能撐多久?有些女醫師可能談過轟轟烈烈或怦然心動的戀愛,或錯過一段良緣,或沒有遇到惺惺相惜的適合對象;或追求者有自知之明不敢高攀,淡淡幽情藕斷絲連,最終還是無疾而終、小姑獨處。俗諺:「男怕入錯行,女怕嫁錯郎」,所以寧缺勿濫,唯恐蠟燭兩頭燒,到頭來一場空。現今婦運意識高漲,過去三從(未嫁從父、出嫁從夫、夫死從子)四德(婦德、婦言、婦容、婦功)的傳統觀念及行為規範已不復聽聞,女性大多獨立自主,而女醫師的社經地位崇高,有時稱職能力或表現更甚勝於男性。何苦削足適履、委曲求全,尋尋覓覓所謂人生伴侶,卻失去自由自在的生活或專業的揮灑空間?一廂情願,空有理想而無法共享之輩也不必強求。同樣道理,兒孫自有兒孫福,隨緣吧!
結語
筆者認為認真的女人最美麗,女醫們一身萬用,打從醫學生的養成、自我的培養、專業權威的建立之時,多才多藝、舉一反三、明察秋毫;醫學專業領域,得心應手,游刃有餘,巾幗不讓鬚眉,有些更是標竿或傳奇人物,名不虛傳,無論在職場、家庭、事業、學術各方面都是永遠的贏家,令人肅然起敬,佩服得五體投地。擷取前人累積的智慧與經驗,或許老中青的女醫們各有其身份或時代的使命感,但群英匯集、凝聚力量、自我肯定、前膽思維、整合資源和良好互動關係,總有一天,必須要有貢獻所學及肩負提攜後進的責任,專業領域的啟發和創新,達到傳承的使命。女醫們,有您相伴真好,謹以此文替妳們鼓掌及加油!人生目標,教育下一代,以身作則,妳們犧牲時間、機會、四方圓融、八面玲瓏的精神,加上終日馬不停蹄忙碌在相夫教子上,幸福感動必有回報的一天。 
         
 
封面故事
彩霞滿天 星光伴行 長庚長照服務的十年回顧與展望
銀髮族健康問題與照護
溫馨大家庭 長庚護理之家
「付出」長庚養生文化村的珍貴價值
慢活養生美學 體驗健康生活
新聞紀要
青年可以改變世界—林口長庚大專志工表現優異屢獲肯定
長庚癲癇中心病友會記事
醫療時論
中醫人何去何從?
特別報導
嘉義長庚泌尿科暨排尿障礙中心 榮獲國家品質標章認證
社服園地
用愛和堅持 陪您向檳榔說「不」
心靈點滴
女醫素描
中醫報導
坐月子迷思之我見
嘉義院區報導
婦女應力性尿失禁合併子宮脫垂術後居家照護
養生文化村報導
老頑童合唱團 歌聲傳溫情
病人安全
淺談濃縮中藥調劑品質之提升
增刊目錄
「所終、所養」照護服務-長庚護理之家復健治療
溫柔的天使
高雄長庚安寧療護宣導園遊會暨單車陪騎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