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會 97年青年志工隊教育優先區營隊活動 |
 |
◎高雄長庚社會服務課青年志工 黃弋俽 |
 |
 |
 |
高雄長庚長期推動青年志工多元參與志願服務工作,除服務醫院的病人外,也能關懷社會弱勢族群,從2005年起便組隊參加行政院青年輔導委員會所舉辦的「GYSD教育優先區營隊活動」,把服務送到偏遠地區的中小學校,落實本院關懷弱勢團體之服務理念。 每年暑假,社服課會招募一批有興趣參與關懷弱勢的青年志工,前往偏遠山區教導小朋友簡單的包紮、急救及一些基本衛生保健知識,在去年招募期間,透過督導與學姐的強力推薦下,我報名參加了GYSD的活動。 去年服務的對象是三民鄉民生國小的小朋友,從和小朋友相處的過程中,學會抓住每個小朋友的心,讓他們乖乖的坐在教室上課。看著每位小朋友以無比認真的眼神注視著台上衛教小老師的講解時,心中充滿了成就感與無限歡喜,真覺得不虛此行。 自從有了上次的經驗後,我就愛上到偏遠地區服務。今年我們到高雄縣桃源鄉為當地居民及桃源國小的小朋友服務。雖然是第二次參加,但卻有著許多的第一次:第一次當總召集,第一次籌備整個活動。因為籌備活動內容需要處理許多繁雜的事務,讓我在過程中學習到很多協調合作的經驗,包括:學習「如何當一個好的領導者?」、「如何讓團隊更團結?」、「如何安排課程?」、「如何讓小朋友對我們的課程感興趣?」……等,這次服務對我而言充滿了挑戰,經過兩星期的行前準備,我帶著緊張害怕的心情出發了。 因為服務的學校不同,遇到的問題也有差異,加上角色的不同,自然有著不同的體會,但唯一不變的是我們服務的熱忱。五天四夜的暑期營隊中,發生了許多事情,例如小朋友亂跑不聽話、打架、不配合活動…等,都讓我們大家傷透腦筋。不過,藉由每天晚上的檢討與研擬改善計劃,也都能順利地將所遇的問題化解,雖然仍有些問題是我們在短期內無法改變或解決的,但我相信志工隊的介入確實溫暖了大家的心。 來到桃源國小與小朋友相處後,才發現原來自己這麼幸福,山區裡的資源不能跟都市相提並論,買個東西都要走很遠的路,更別說是醫療資源的不足了。記得今年4月前往學校場勘時,學校老師告訴我們,山區的小朋友多是隔代教養,衛生習慣較不佳,希望我們能多宣導個人衛生習慣之基本概念,因為山區的父母平時忙著工作賺錢養家,而忽略小朋友的健康與衛生,甚至有些家長太過忙碌,讓小朋友餓肚子沒吃早餐也是常有的事情。聽到這些問題,不禁紅了眼眶,覺得自己身在福中不知福,不懂得珍惜身邊的一切。這幾天相處下來,我從小朋友身上體會到:原來平平淡淡的生活也可以過得很快樂,即使沒有豐富的物質生活,簡簡單單就可以很幸福。 難得來到山區服務,除了白天教導小朋友外,也利用晚間的空閒時間,參與當地基督教長老教會做禮拜的活動,雖然我們聽不懂布農語的語言,但他們仍親切地教我們唱一些國語聖歌,讓我們了解他們的生活模式。禮拜活動結束後,我們利用社區居民聚集的機會,教導他們基本的急救方法,如心肺復甦術、簡易包紮法。讓他們知道心肺復甦術可以把握黃金救援時間,保住一條寶貴的生命;包紮可以固定患處,避免二次傷害,也可以避免傷口感染。這兩個小小的知識,對於平日奔放於山野的原住民來說是相當需要的,這也是我們選擇要去山地鄉服務的主要原因。 在服務過程中雖然遇到問題時會感到挫折,但在團隊集思廣益討論解決後,就會很有成就感。 我的父母很支持我到教育優先區的學校服務,因為服務可以讓我開拓視野,體驗不一樣的生活,回頭再比較自己和弱勢族群們的生活品質,自己應該更珍惜、更惜福。雖然只有短短的五天四夜,卻讓我領悟許多人生的道理,學會惜福,更懂得珍惜目前所擁有的生活。 最後,我要感謝醫院和桃源國小給我們服務的機會,可以體驗到不同的服務經驗,也讓我在這個活動學習成長,希望未來可以到更多的教育優先區為居民們服務,可以把更多的愛心送到世界各個角落。
|
 |
|
 |
|
|
|
 |
封面故事 |
 |
 |
新聞紀要 |
 |
 |
醫療時論 |
 |
 |
醫學報導 |
 |
 |
特別報導 |
 |
 |
社服園地 |
 |
 |
養生文化村報導 |
 |
 |
大學專欄 |
 |
 |
病人安全 |
 |
 |
增刊目錄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