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卷第十一期 97年11月1日發刊
中醫養生健康中心專刊
三聚氰胺毒奶粉事件之省思
◎嘉義長庚泌尿外科主任 陳志碩
今年9月中旬在台灣爆發了三聚氰胺(Melamine)毒奶粉事件,其發展態勢有如滾雪球般,由一單純的食品衛生安全問題,一發不可收拾,加上政府行政部門的危機處理翻來覆去,章法盡失,終於導致政治人物見縫插針,造成行政官員下台。在此一食品衛生安全問題中,我們學到了什麼呢?可否化危機為轉機呢?對三聚氰胺毒奶粉與人體腎臟的關係,醫界能否有進一步的認識呢?
三聚氰胺就是俗稱的蛋白精,無色無味,是種化工原料,可溶於水。因為具有毒性,不可用於食品加工或食品添加物上。既然不可食用,為何會被濫用在食品業呢?因為食品時常要測定蛋白質含量,做為食品內含量的標示基準。而蛋白質含量的測量一般都採用氮原子含量的間接推算法,也因此給不肖業者有了遊戲的空間,業者可利用廉價的三聚氰胺所含的大量氮原子來代替真正蛋白質的含氮量,也就造成食品高蛋白質含量的假象,消費者被欺騙了,業者也因而獲取暴利。因此,三聚氰胺毒奶粉事件,不止是食品衛生安全的社會問題,也是公平交易的問題,更是刑事責任的問題,因為它基本上違害了全民公共安全,自然是一項重大的社會事件。
截至撰稿之時,在中國有22家嬰幼兒奶粉被檢測出含超量的三聚氰胺,而大陸已有6,000名以上的腎結石寶寶,也有近200例的急性腎衰竭病患,更造成了4個死亡病例,後續可能更多。而台灣食品業為了節省成本,許多原物料都來自中國大陸,到底對國民的健康會有多大的影響,目前可能難以估計。如果粗略照人口換算,加上大陸毒奶粉約佔台灣的3分之1,因此,台灣最少應該要有30∼50名以上之腎結石寶寶。為什麼三聚氰胺影響的大都是嬰幼兒呢?這是因為三聚氰胺在加工過程中會混入三聚氰酸,攝入人體後經胃酸的作用,兩者分別被吸收進入血液到腎臟,從而在腎小管形成結石的沉積,如果堵塞住腎小管,就會造成腎臟的損傷。在成人,因為奶粉並非其主食,只要攝取足夠水分,在結石尚未形成之前,這些沉澱的結晶可能已排出體外。在嬰幼兒則不然,毒奶粉為其主食,大部分的水份攝取也是來自牛奶,其影響當然不可同日而語。結石的排出也不若大人,其併發症自然嚴重。當然,三聚氰胺是否會蓄積在人體內,造成後續的其它不良影響?則需進一步觀察與追蹤。
整個事件中,可以看出政府對事件「敏感度」的不夠。三聚氰胺在台灣是首次在食品安全上被披露出來,大家都沒經驗,才有所謂的危機處理,在面對此危機的過程中,政府部門若能盡速統籌協調,對事件設停損、對未來訂機制,並協調醫療機構提供後續之諮詢與檢查,讓全民覺得政府有整套的應變措施,如此,不但能化危機為轉機,更能讓人民對政府的政策有信心。
對醫界而言,這一次的毒奶粉事件,其實也是一個針對三聚氰胺對人類健康影響與流行病學調查的絕佳機會,甚至可因此對整個致病機轉能有更進一步釐清的機會。所以,小兒科、腎臟科、泌尿科,甚至於精神科,醫界應該把握機會,對嬰幼兒與家長做個普查,基礎醫學的研究也應及時介入,了解真相,以免全民都落入對三聚氰胺毒奶粉似是而非的恐慌中。這就像SARS事件一樣,台灣醫界在事件之後,不也有不錯的論文在醫學期刊發表嗎?三聚氰胺毒奶粉事件,醫界有其社會責任,相對的,也有其絕佳的機會,各領風騷,如何付出?如何收割?存乎一心。
毒奶粉事件誠然是個災難,有人甚至因而得到憂鬱症,為了民以食為天的一個「食」字,不知甚麼可以吃,甚麼不可以吃,惶惶不可終日。凡社會事件的發生與擴大,無非在各個重要環節,未妥善處理,終至如滾雪球般一發不可收拾,醫療事故的發生何嘗不是如此?端看主其事者是否有足夠之「敏感度」與「當機立斷」的處理態度。態度決定了一個人,與一個機構的處事高度,此一事件值得全民共同省思。 
         
 
封面故事
新人類的養生哲學觀念—中醫養生健康哲學
經絡在中醫推拿與芳香療法的應用
運用芳香療法來養生
水療介紹
參加上海腫瘤整合醫學會(SIO)國際學術論壇回國心得報告
毒奶粉事件 家長勿恐慌 醫院做後盾 多喝水可促進腎臟解毒功
新聞紀要
「反菸拒檳鬥陣行 健康幸福攏總贏」∼反菸拒檳宣誓暨連署簽名
2008國際失智症日宣導活動紀實
長庚大學、明志科技大學、長庚技術學院慶祝教師節聯合餐會
「傳統藝術慶重陽」護理之家重陽系列活動紀實
醫療時論
三聚氰胺毒奶粉事件之省思
醫學報導
秋天常見的疾病與預防
特別報導
感恩與懷念
長庚精神—王董事長的理念與期待
社服園地
體會 97年青年志工隊教育優先區營隊活動
養生文化村報導
養生文化村奇遇記∼一段因大學實習生牽引與老朋友相遇的故事
大學專欄
漫談氣喘與新開發療法的機制
病人安全
用藥安全∼藥師扮演的角色
增刊目錄
參加台灣醫療照護聯合學術研討會 提升新世代健康照護的價值心
病房內的春天∼腫瘤科生日會感動紀實
活在當下,享受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