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卷第十一期 97年11月1日發刊
中醫養生健康中心專刊
感恩與懷念
◎長庚體系最高顧問 吳德朗 (長庚大學醫學院心臟內科教授、林口長庚心臟內科主治醫師)
十月十五日深夜十一點多,電話鈴響,我從睡夢中醒來,楊麗珠副主任告訴我:「董事長走了!」我從床上爬起來,走進客廳,眼淚奪眶而出…。
記得一九七七年夏末,我偕內人洪悠紀醫師回國省親,才下飛機,岳母就告訴我,長庚醫院的張錦文副院長已經來過三次電話,希望我給他回電。張錦文先生邀請我星期六的早上到開幕不久、位於敦化北路的長庚醫院演講。那日早上演講之後,張先生開車帶我到林口參觀興建中的林口總院,參觀之時,董事長來電話邀請我當天晚上到府上餐敘。那晚董事長神采奕奕,才六十出頭,酒過三巡,忽然問我:「什麼時候要回來幫忙?」讓我嚇了一跳。就這樣,我做了一生當中最重要的決定,也是最正確的決定。那晚的餐敘猶歷歷在目,如今董事長卻已天人永隔…。
一九八二年我因故必須離開台灣,董事長要我答應他:「設立醫學院時一定要再回國,一起奮鬥」。八月出國前兩個星期,每晚都在董事長家作客,聆聽董事長的教誨,要告辭回家時董事長每次都送我到門口,再說一次:「設醫學院時一定要回來!」每一次我心中都十分感動,回家的路上腦中浮上「曾為大樑客,不負信陵恩」的感受。那年出國,董事長下令院方負責我的搬家出國費用。
一九八三年我回國參加國建會,適逢董事長捐贈的體育學院體育館上樑典禮,董事長邀請我一起參加,並指著對面的山丘告訴我:「這就是長庚醫學院的校地!」那次回國董事長特別囑咐他的助理,把我的飛機票從經濟艙換成頭等艙,那是我這一生第一次坐頭等艙的經驗。
一九八六年家母辭世,出殯那天,董事長偕夫人率領企業同仁前來彰化埤頭十三甲致祭,事後董事長告訴我,家母的告別式是他參加過的喪禮中最有意義的一次,我家兄弟姊妹的孝心可以從哀泣的表情一覽無遺,儀式十分簡單隆重,每位致祭者的祭辭都充滿感情。董事長看見我家後院的百年老樹,取笑我說:「吳德朗,你是貴族出身!」我回答董事長:「董事長,是沒落的貴族!」一九九二年秋,家父仙逝時,董事長正好避居美國紐澤西,董事長下令本院全力幫忙治喪,並令王文洋率領企業同仁前來致祭,場面感人。因為董事長的照顧,家母與家父的喪禮辦得十分風光。
董事長是個「不甘」寂寞的人,記得一九八○年代與一九九○年代初期,瑞華與瑞瑜姊妹都在美國唸書,家中只有夫人陪伴,平時每天都有客人部屬相陪,到了過年就只有董事長跟夫人在家,記得每年除夕那天早上十點多,就會接到董事長的電話:「中午有沒有事情?到家裡來吃飯吧!」幾乎每年除夕中午,我與張昭雄都會陪董事長吃飯。每年的年初三,我都會儘早到辦公室,大約八點半到九點鐘的時候,就會接到董事長的電話,董事長總是說:「才過年初三,怎麼這麼早就上班!」
在我接任決策會主任委員的那幾年,幾乎每個禮拜都會向董事長做一次報告,每次董事長都會跟我聊天,只有出國的時候例外。當然每一次出國都會向董事長請假,而每一次我在國外都會接到董事長的電話。我暗地裡想,董事長大概忘記我出國了,可能覺得奇怪,怎麼不見吳德朗來報告?二○○三年大瘟疫,我南下高雄抗煞,每天早上十點鐘,董事長都會來電話:「吳主委,會累嗎?」「董事長,不累!不累!」「你騙我。不過,要把事情辦好喔!」
最近幾年董事長的退化性脊椎病變加劇,行動不便,加上食慾不振,體重減輕,常有「力不從心」的感慨,為了鼓勵他多吃東西,有時候會勸董事長吃東西不要太「節儉」,奈何雖然用盡所有的方法,都沒有辦法改善董事長的食慾。有好幾次夫人提起董事長要到美國巡視,我與王俊傑及楊定一博士都不贊成,十月十一日董事長前往美國視察,十四日巡視公司並於當晚與部屬餐敘,不意於睡夢中安詳地辭世。
唉!將軍死於沙場,董事長,我們永遠懷念您! 
         
 
封面故事
新人類的養生哲學觀念—中醫養生健康哲學
經絡在中醫推拿與芳香療法的應用
運用芳香療法來養生
水療介紹
參加上海腫瘤整合醫學會(SIO)國際學術論壇回國心得報告
毒奶粉事件 家長勿恐慌 醫院做後盾 多喝水可促進腎臟解毒功
新聞紀要
「反菸拒檳鬥陣行 健康幸福攏總贏」∼反菸拒檳宣誓暨連署簽名
2008國際失智症日宣導活動紀實
長庚大學、明志科技大學、長庚技術學院慶祝教師節聯合餐會
「傳統藝術慶重陽」護理之家重陽系列活動紀實
醫療時論
三聚氰胺毒奶粉事件之省思
醫學報導
秋天常見的疾病與預防
特別報導
感恩與懷念
長庚精神—王董事長的理念與期待
社服園地
體會 97年青年志工隊教育優先區營隊活動
養生文化村報導
養生文化村奇遇記∼一段因大學實習生牽引與老朋友相遇的故事
大學專欄
漫談氣喘與新開發療法的機制
病人安全
用藥安全∼藥師扮演的角色
增刊目錄
參加台灣醫療照護聯合學術研討會 提升新世代健康照護的價值心
病房內的春天∼腫瘤科生日會感動紀實
活在當下,享受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