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卷第十一期 97年11月1日發刊
中醫養生健康中心專刊
用藥安全∼藥師扮演的角色
◎長庚桃園分院藥劑組技術組長 盧瑞珍
數年前曾發生某醫院打錯針及某診所給錯藥重大疏失,去年新聞也報導一位病人因為中耳炎到診所就醫,醫師指示服藥從一天30多顆到50顆,病情沒有好轉,反而罹患尿毒症,病人不堪此醫療疏失,譴責這事件給她帶來的痛苦。這些年來,各種有關病人安全的事件,引起社會極大的震撼。所以,不管是政府單位或各醫療院所,都卯足全力,希望在維護病人安全上有所改善。
在醫院常發生用藥疏失,包括藥師未遵照醫囑給錯藥或給錯病人、醫師電腦上開處方時輸錯藥品、劑量或劑型等。在2004年6月,一名不識字的七旬老翁,因為腦神經衰弱到醫院看病領藥,藥師錯把另外一名糖尿病人的藥訂在一起給他,老翁吃了3天後,血糖嚴重降低、陷入昏迷差點喪命。另外,2002年12月一名婦人,因為青光眼至忠孝醫院看診,看診醫師輸入處方時,誤將藥品代碼 ebex 打成 ebet ,因為末碼錯誤導致青光眼藥水變成足癬藥膏。還有一間醫院的急診醫師,應開方給小朋友糖漿藥水3CC,結果點成大人用的膠囊3顆,如此劑量就會相差好幾倍。
針對這些可能發生的錯誤,長庚醫院這幾年來花了非常多的時間及精力,來防止可能的錯誤發生。例如:在醫師開方部分,建立嚴密程式管控及開方提示系統,有些大人的用藥不能用在小朋友身上,就會管制醫師不能開單,希望能降低所有可能開錯的機率。在藥師給錯藥的部分,藥局透過各種防錯措施,降低調配異常。例如:在給藥作業上,建立調劑、核對、發放,三重複核機制,來提升給藥正確性。另外,在發藥櫃台拿藥給病人時,為確保藥物給對病人,除詢問病人姓名外,還會核對健保卡或身分證件。在推動這些防錯機制下,本院確實可以大幅提升病人用藥安全,但是最終要能完全確保病人所有用藥正確性,則必須依靠醫師、藥師及病人的充分合作及互相提醒,才能確實達成。
藥局在努力促進病人用藥安全時,也發現幾件事非常重要的事,而且也花了非常多的努力在這些事件上:
1.建立異常通報制度:無論這個異常是否已造成病人的傷害,都應該鼓勵通報。本院從20年前開始,對於發現醫師開錯處方並予以通報的藥師,就給予獎勵金。這樣的鼓勵措施,在防止開方疏失上,確實扮演非常重要角色。因為透過這些資料,藥局可以從中了解可能開方疏失,然後找出防錯對策。本院所建立的嚴密程式管控及提示開立處方系統,很多作法都是透過這些內容的呈現而思考出來的。
2.提升藥師核對藥品及審查處方專業能力:這有兩個層面要處理,一個是對藥師加強教育訓練,另一個就是提供可以提升能力的軟硬體設備。在本院,每位藥師每週平均要接受3小時專業教育,這些內容包括疾病治療、病人處方內容討論及異常問題檢討等。在提供各種軟硬體設備上面,例如:每位審查處方的藥師,皆有電腦設備及處方審核提示系統畫面可供使用,另外,在處方上提供各種警示列印如過敏藥名、同天看兩診及危險藥品等。這些教育訓練及軟硬體設備提供,確實讓本院發出錯誤或不適合病人藥品的機會大幅下降。
3.病人用藥安全觀念建立:在這部分這幾年藥局用了非常多的心思。首先,針對所有口服藥在藥袋上標示外觀描述,另外在網路上提供藥品外觀電子檔,供所有醫師、藥師、護士及病人查詢。前年藥局也開始提供用藥記錄卡,供有需要的病人使用。在病人衛教方面,藥局在發藥櫃台前演講正確用藥觀念議題,每年舉辦用藥安全週活動,透過海報及問卷教導病人如何正確使用藥物。除此之外,針對一些特殊族群病人給予特別用藥指導,例如:針對不識字老年人,利用圖像告知其如何使用藥物。另外,還針對初次看診病人加強說明藥袋標示內容,首次開立連續處方箋病人,則詳細告知下次領藥流程並加強告知用藥遵囑性的重要。
針對用藥安全,醫院及藥師都不遺餘力的貢獻出自己的全部精力,但是仍然免不了還是有一些疏失發生。所以想要確保病人用藥能百分之百正確,確實是一件很難達到又必須盡力達成的目標。在此真心希望,政府及社會民眾對用藥安全這件事,能抱著有要求但不要太責備的方式,來對待各個醫療專業人員。
其實要想用藥能安全,除了醫療專業人員要盡心努力外,病人本身也可以自己來把關。例如衛生署推出「用藥五問」—「問藥名?問藥效?問用法?問用多久?問注意事項?」等五項聰明用藥新概念。病人可以在每次拿到藥後,主動用來詢問藥師。如果這社會能做到,醫師對病人詳細說明病情並開立正確處方、藥師仔細核對病人用藥並充分告知如何使用、病人能關心自己的用藥並主動詢問,相信用藥安全百分百目標會離我們愈來愈近。 
         
 
封面故事
新人類的養生哲學觀念—中醫養生健康哲學
經絡在中醫推拿與芳香療法的應用
運用芳香療法來養生
水療介紹
參加上海腫瘤整合醫學會(SIO)國際學術論壇回國心得報告
毒奶粉事件 家長勿恐慌 醫院做後盾 多喝水可促進腎臟解毒功
新聞紀要
「反菸拒檳鬥陣行 健康幸福攏總贏」∼反菸拒檳宣誓暨連署簽名
2008國際失智症日宣導活動紀實
長庚大學、明志科技大學、長庚技術學院慶祝教師節聯合餐會
「傳統藝術慶重陽」護理之家重陽系列活動紀實
醫療時論
三聚氰胺毒奶粉事件之省思
醫學報導
秋天常見的疾病與預防
特別報導
感恩與懷念
長庚精神—王董事長的理念與期待
社服園地
體會 97年青年志工隊教育優先區營隊活動
養生文化村報導
養生文化村奇遇記∼一段因大學實習生牽引與老朋友相遇的故事
大學專欄
漫談氣喘與新開發療法的機制
病人安全
用藥安全∼藥師扮演的角色
增刊目錄
參加台灣醫療照護聯合學術研討會 提升新世代健康照護的價值心
病房內的春天∼腫瘤科生日會感動紀實
活在當下,享受生命